1983年,导演徐克为求张大千墨宝,亲自登门拜访。可是,张大千已经84岁,早已封笔多年。突然,怪才徐克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用美女。 1983年初,嘉禾电影公司正筹备一部名为《新蜀山剑侠》的武侠片。这部电影取景地选在四川,刚好是张大千的家乡。导演徐克心生一计,何不请张大千为影片题写片名?这主意真是再好不过。首先,张大千是当代书画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墨宝价值连城。其次,影片在张大千的家乡四川取景,可谓是地缘巧合。更巧的是,"嘉禾"二字,正是出自张大千的手笔。如今再请他题字,那真是锦上添花,意义非凡。 徐克的想法得到了制片人的大力支持。张大千的题字,不仅能为影片增色,还可能为票房创造奇迹。在影视圈,流传着"张大千加持"的说法。传说只要由他题写过字的影视作品,都会大受欢迎,票房口碑双丰收。对嘉禾这样一个新兴的影视公司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宣传噱头。 当时的张大千已是84岁高龄,早已息笔多年。能否说动他破例题字,着实让人犯难。张大千一生倔强,性格耿直,从不勉强自己。他曾说过:"字如其人,墨如其心。若无灵感涌现,即便题个字,也难免勉强。"可见,单凭公司的名义去请张大千题字,恐怕很难奏效。 徐克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个充满创意的导演,他习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才子爱佳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张大千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毕竟也是个男人啊。"徐克灵机一动,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立刻找来《新蜀山剑侠》的女主角林青霞,向她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林青霞是嘉禾的当家花旦,也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大美人。徐克希望林青霞能亲自登门拜访,以她的魅力说服张大千题字。这个想法着实让林青霞吃了一惊。 为了表达诚意,林青霞特意备好了张大千爱吃的水果,亲自来到他位于台北的摩耶精舍。站在老人家的门前,林青霞深吸一口气,轻轻地敲响了门...... 门扉缓缓开启,林青霞恭敬地向张大千行礼问好。老人家慈祥地笑着,将她迎入室内。茶香氤氲,氛围静谧,林青霞一下子感受到了张大千的气度和学养。寒暄过后,她娓娓道来此行的目的,恳请张大千为《新蜀山剑侠》题写片名。 张大千被林青霞的一番话打动,终于欣然应允。他提起毫笔,大笔一挥,霎时间墨意凌厉,笔势如飞。"新蜀山剑侠,蜀人张大千题。"朱砂印泥,墨迹未干,一幅气势恢宏的书法跃然纸上。 1899年,张大千出生在四川内江一个普通的书香人家,原名叫张正权,后来改成张爰,字季爰。他小时候家里不算富裕,但父母都爱读书,家里摆着几架书,墙上挂着些字画。他爹是个教书先生,常拿毛笔写字,闲了就教他认字描红。张大千从小手巧,七八岁就跟着爹学写字,描得一手好字。后来,他拜了当地有名的书法家曾熙和李瑞清当老师,俩人教他诗词、书法,还让他临摹古画。他每天早起练字,晚上点着油灯抄诗,几年下来,笔下有了点模样。 20岁那年,张大千对佛学着了迷,跑到寺里剃了头当和尚,取了个法号叫“大千”。他在庙里住了段时间,天天念经打坐,顺便画些佛像菩萨。没多久,他还俗了,但“大千”这个名字留了下来,还给自己画室起了个名儿叫“大风堂”。 1920年代,他从四川跑到上海,那儿艺术圈热闹得很,他混迹其中,画画写字的本事越来越扎实。 张大千年轻时最爱临摹古画,尤其是石涛的山水,他画得跟真的一样。有回他在上海摆摊卖画,有人拿他的仿画去鉴定,行家愣是没看出来是假的,传出去后,大家都说他手艺高。1930年代,他跑去南京大学教书,当时学校叫中央大学,他在艺术系当教授,教学生画画写字。他讲课不死板,带着学生临摹古画,还讲些画里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1958年,纽约世界美术协会给他颁了个“当代第一大画家”的称号,还送了块金牌子。1974年,美国太平洋大学又给了他个“人文博士”的荣誉学位。他拿着这些奖,笑呵呵地说:“画得好不好,别人说了算,我只管画。” 2009年,他一幅《瑞士雪山》在北京拍了5264万,轰动一时。 张大千爱画荷花,一辈子画了几百幅。他管荷花叫“君子”,说它清清爽爽,像个有骨气的人。每年夏天荷花开,他都要跑出去看,带个本子写生,回来就画。他住的地方,不管多挤,都得弄个池塘种荷花。晚年住在摩耶精舍,院子小,他就用几个大缸养荷,天天蹲那儿看花开花谢。他画荷花,有时候用细笔勾金边,有时候泼上大块红绿,配上诗,挺有味道。 张大千画人物也有一手,尤其是仕女和高士。他画仕女,衣服褶子几笔就勾出来,眼神带笑,像活的。他画高士,常把人放进山水里,穿长袍,拄根拐杖,站在松树下,背景是云雾缭绕的山。他画这些,不光是画人,还画那种想躲进山林的念头。他老说,画画得有“意”,线条得有劲儿,不然画出来就没魂儿。 参考资料 张大千生平.CCTV.2013-12-08
1983年,导演徐克为求张大千墨宝,亲自登门拜访。可是,张大千已经84岁,早已封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4-07 15:48:48
0
阅读:41
枫叶
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