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两名游客在新疆乌鲁木齐一家干果店购买黑枸杞和胎菊时,因商家以“克”为单位标价而未明确告知,导致最终账单高达9800元。游客试图协商退货未果,报警后警方仅能调解,事件最终通过社交媒体曝光引发热议。 商家声称“明码标价”,但实际以“克”为单位标注价格,而消费者通常默认以“斤”或“公斤”计价,导致最终价格远超预期。游客发现价格问题后提出部分退货(仅支付约1000元的干果费用),但商家以“过秤离手,不退不换”为由拒绝。报警后警方表示无法强制处理,建议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此类事件反映了实体店消费中“付款即无退款权”的潜规则,与网购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形成对比。 法律与监管漏洞对“明码标价”的执行存在模糊性,商家可能通过隐蔽单位(如克/两)规避责任。需加强价格单位标注的规范,明确要求以常用单位(如斤/公斤)标示。消费者购买前明确询问计价单位,并录音或书面确认;遇高价争议时拒绝付款,直接报警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避免在未明确标价的景区店铺购买高价商品,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或线上平台。 此类事件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影响当地旅游形象。短期暴利可能透支地方旅游信誉,需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双管齐下。商家若长期依赖“价格陷阱”,可能面临舆论反噬和法律风险。此次事件暴露了旅游消费中价格透明度不足、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消费者需提高警惕,而地方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推动“明码实价”落地,避免“旅游刺客”现象蔓延。
昨晚,一则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的游客与商家干果消费纠纷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
【2评论】【1点赞】
用户27xxx38
庆幸吧,他没标毫克就便宜你了
飞翔的鸵鸟
商家肯定不是本地人
小小咸鱼翻身 回复 04-08 21:38
新型切糕[微笑][微笑][微笑]
飞翔的鸵鸟 回复 小小咸鱼翻身 04-09 09:21
在新疆卖干果的大多数是内地人
爱来无忧
新疆不是都是以公斤卖东西么?
了无
既然是按克,那付钱是不是也可以用津巴布韦币结算?
用户11xxx20
一句话没钱,它还能当着警察的面拘禁人?
用户38xxx76
这都把钱付了,东西拎走了再来退,明摆着不是不知道价钱而是事后反悔,人家肯定不干啊。
老猫 回复 04-10 11:03
我们在讨论对本文的阅读理解,认不认识中文字的问题。你连讨论的点是啥都搞不清[捂脸哭],还是别说了吧!事情真相你我都不知道,没有讨论的意义。
致远 回复 老猫 04-10 15:30
你认识完了,对了嘛🤭
用户55xxx00
啊?早上还看8000块,还有叔叔偏袒商贩,就是让游客掏钱,现在又踏马9800了。而且上午新闻人家牌子明明就写的多少钱每克,你可以说你不要,但不能说他没有写清单价
司马南艾跃进万岁 回复 04-08 19:57
睁眼说瞎话,图片中那么多商品,哪里有标价?
昵称有点长 回复 司马南艾跃进万岁 04-09 09:33
图文不符?你对自媒体要求得太多了[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lllllllllllllll
现在还说网店阻碍了实体店发展么!
kL
报警也只是“调解”,真“人性化”啊,自己想吧。
山中老虎
我伙计带老婆去西安市三府湾,看见一个卖亚金项链的问多少钱一个,人家说两块钱元钱一节。她老婆感觉便宜便说来一节!结果一算六七拾块钱,这时候才知道人家一节就是一厘米2两块钱?就嫌弃贵不要了,马上来了好几个年轻人围上来,我伙计吓的赶紧说:我道北的那几个人一听就走了,老板赶紧说走吧走吧真倒霉。
用户16xxx78
警察来了只“调节”?怪不得当地能按克卖东西了,没按毫克卖就不错了!
老子匿名朋友
现在蛋糕卖点心都是按半斤算,太有欺骗性了
西门无敌
明显的有组织的犯罪集团行为
用户10xxx78
就这实体店的吃相,还怪网店把实体店搞没了,也不找找自身问题,反正我首选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