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被烧死的女大学生还没说法,小米汽车又出事了。西安一女子开小米上高速,本想体验智驾系统,却没想到在过收费站时,车子毫无征兆的失控,从40码暴增到70码,直直撞向路边路桩。 4月2日,家住西安的赵女士驾驶着新购入的小米汽车上高速公路,准备体验一下这款车的智能驾驶功能。 就在车辆驶过收费站,还未进入匝道时,汽车显示屏便提示可以开启辅助驾驶模式。赵女士感到有些疲惫,便启动了该功能,希望能轻松一些。 然而,车辆的行为却出乎她的意料。它仿佛失去了控制一般,车速在短时间内从每小时40公里猛然飙升至70公里,眼看就要撞上前方的路桩。 情急之下,赵女士奋力踩下刹车,但为时已晚,车头还是与路桩发生了剧烈碰撞。 所幸的是,由于有安全气囊的保护,赵女士并未受到严重伤害,但这起事故还是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 事发后,赵女士立即与小米汽车的客服联系,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客服的回复却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她购买的是小米汽车的基础款,并未配备激光雷达等先进的传感器,因此无法准确识别前方的障碍物。这番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难道购买低配置的车型就意味着要牺牲基本的行车安全吗? 消息一经曝光,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许多网友对小米汽车的做法表示不满,认为即便是入门级车型,也理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毕竟,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应当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追求低价而做出妥协。有网友指出,这已经不是小米汽车第一次出现智能驾驶相关的事故了。 在这起事件发生前不久,就有三名女大学生因车辆自燃而不幸遇难,而起火原因极有可能与智能驾驶系统的缺陷有关。面对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小米汽车似乎难辞其咎。 智能驾驶技术虽然代表了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完全成熟。即便是特斯拉等行业领军企业,其智能驾驶系统也还存在不少局限性,更何况是小米这样的后起之秀。 在技术难以确保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过度渲染智能驾驶的便捷性,无疑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被烧死的女大学生还没说法,小米汽车又出事了。西安一女子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4-08 09:15:26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