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将军授衔时为何辞帅?只因资历不够! 1955年授衔时,提案上有十四位,除去现有的十位,分别是: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刘少奇。其中毛主席被提案为大元帅,由于我军授衔是参考苏联,于是大元帅也是必须存在的,经过综合考虑,大元帅一职由毛主席担任。 可是毛主席却说:我穿着军装见老百姓不好。因此就辞去了大元帅的职位,我军最高统帅级别也被划分为十大元帅。 在正式授衔的时候,毛主席还说了一句话:在地方工作的同志,还是不要授衔为好。 于是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三人纷纷让帅,上报中央说自己不适合当元帅。说完元帅咱们来说一说大将,当时大将原定14位,随着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四人辞去大将后,也就有了今天这十大大将。 在授帅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当时陈毅是国务院的副总理,早已不在军中工作,按照当时的授衔条件来说,元帅一职可以不授予,若是不授予陈毅元帅衔,那就只有粟裕合适了。粟裕将军在听说后,坚决不当。 周总理此时出来解围,他告诉大家:陈毅现在担任的职务,还是需要一个军中元帅衔的。平时虽然可以不穿军服,然而在外交的时候,陈毅还是有一个元帅衔比较好,用与不用完全可以取决于他个人。 的确周总理与陈毅元帅的关系很不错,在南昌起义的时候,陈毅就是团级干部,抗日战争期间他是新四军的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华野兼任三野的司令员。 粟裕与陈毅相比,在资历这方面是相差很多的。粟裕在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师长,然而按照55年授衔规定,元帅的选定是要在红军时期当过军团长才可以。 因此粟裕在资历这方面差的就比较多了,粟裕的资历虽然不够,可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下了旷世功勋。粟裕能够被评为第一大将,就已经证明毛主席对他的肯定了。 不过领兵打仗是只是评选元帅的一部分,十大元帅中也有一部分人,是政工代表,因此总而言之评选元帅没有决定的因素,只是看一批人中突出的那几位,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有资格当元帅。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了,我们能够发现十大元帅,十大大将是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代人。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过:当这个民族(中国)忘记了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攻打他(中国)。金一南教授也说过:一个国家最危险的时候,不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而是第四代、第五代!为什么呢? 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前三代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曾经被侵略的痛,第四代、第五代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为什么会选出这么多的将帅,保家卫国!
粟裕将军授衔时为何辞帅?只因资历不够! 1955年授衔时,提案上有十四位,除去现
品古观今呀
2025-04-08 09:21:54
0
阅读: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