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最忌解读成“正确的废话”! 什么是“正确的废话”?比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饿得慌。简直就是真理。但是有用吗?一点用也没有。你得去找吃的,找来吃的填饱肚子,这才是正事,是“真真理”。 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为“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这样的解读就是“正确的废话”。不但说出来的道不是原来的、永恒的、绝对的道,你说出来(通过语言表达)的啥都不是原来的、永恒的、绝对的那个啥。 所以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一个观点不但绝对正确,而且要绝对有用,要不然就是废话。 上面的是“绝对正确”,还有一种是“相对正确”。啥叫“相对正确”?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观点”都是“相对正确”。比如“内裤姐”说的那些观点,即使全世界都认为她错了,但站在“内裤姐”的立场上,她自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的”。 这个很好理解,换作谁都一样。比如那么多解读《道德经》者,有谁说“我的观点错了,我是瞎说的”?没有吧?但他的观点明明就是错的,用脚趾头一想就是错的。你说这找谁评理去? 当然,“内裤姐”的这个例子太极端,那我们向另外一个极端延伸:规律其实也是一种“相对正确”的观点。比如春夏秋冬四时轮转,黑夜白昼相互交替,这也只是在地球上才有的“相对观点(观察结果)”。哪一天我们移民到另外星球上了,这些“规律”统统失效。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凡是相对正确的观点,仅仅是“相对正确”,不要把它当做绝对真理。 解读《道德经》,就要避免两种状况:一是避免解读成正确的废话,比如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二是避免把“相对正确的观点”当做“绝对有用的真理”,比如“物极必反”。
解读《道德经》最忌解读成“正确的废话”! 什么是“正确的废话”?比如:人是铁,饭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4-08 09:34: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