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光武帝刘秀正在宫里闲坐,忽见姐姐湖阳公主快步走了进来。刘秀赶忙起身给姐姐让

裂谷长河 2025-04-08 09:54:20

一天,光武帝刘秀正在宫里闲坐,忽见姐姐湖阳公主快步走了进来。刘秀赶忙起身给姐姐让座,却见公主满脸愠怒不说话。 刘秀是东汉的始皇帝,他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然而经过代代相传,到他老爹刘钦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县令而已,只能算是刘氏的旁支。 好在后来王莽篡位,西汉灭亡,新朝建立,之后绿林、赤眉起义,刘秀才得以在乱世中崛起,最终成就光武中兴。 由于幼时家贫,刘秀与兄弟姐妹相依为命,因而感情极深。 可惜在战乱时大哥、二哥、二姐相继离世,因而刘秀对大姐刘黄和小妹刘伯姬极好,刘秀登上皇位后,刘黄被封为湖阳公主,刘伯姬为宁平公主。 而且经常让二姐和小妹到宫里游玩,给予诸多的赏赐,可谓是恩遇有加。 很多官员见到皇帝对姐姐和妹妹这样好,也就对刘黄和刘伯姬愈发的尊敬甚至是巴结,这就让贫穷乍富的刘黄变得骄奢起来。 她手下的奴仆当然也水涨船高,对外那是歪着脖子梗着脑袋,横冲直撞。 结果有一天,她手下一个奴仆与人起了冲突,两人大打出手,刘黄的奴仆拿刀将人给捅死了。 无论如何骄横,杀死人可不是小事,这个仆人赶紧逃回公主府,向湖阳公主一顿哭诉,当然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事情经过,那就是理全在他这边,对方全是错。 湖阳公主一听,认为根本不算啥事,就让仆人躲在府里,看谁敢来捉拿他。 可是却不曾料到,这时的洛阳令已经换成了董宣,这个人一贯嫉恶如仇,被那些所谓懂人情世故的“聪明人”视为“大傻帽”。 当街发生命案,作为洛阳令,董宣当然要到现场进行勘查,最后确认是湖阳公主府上的仆人行凶杀人。 这事搁在旁人身上,有可能就心怀畏惧,不了了之。 然而董宣却不是这种人,他决定要将杀人凶手绳之以法,不管他是谁的人,不管他的后台有多硬。 当然公主府不能硬闯,按照当时律法,进公主府捉人那是大罪。于是董宣就安排人在公主府附近蹲守,一旦发现那个仆人出府,即行捉拿。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仆人看到无人来捉拿自己,于是就放松下来。当湖阳公主外出办事时,他就陪同出府了。 当董宣收到情报,杀人凶犯已经出现,他立即带人在夏门亭堵住了湖阳公主的马车。 当时的场面极为震撼,董宣手持大刀,刀尖不断在地上点划,然后大声宣布仆人犯下的罪行,并且声称湖阳公主是在包庇罪犯,喝令仆人下车伏法。 湖阳公主毕竟是女流之辈,一时慌张不知所措,那个仆人也被官差拉下马车,董宣二话不说,上前一刀就割下他的脑袋。 感到颜面顿失的湖阳公主也不去办事了,立即调转车头直奔皇宫,找刘秀告御状。 刘秀一看大姐气冲冲地闯进来,赶紧站起来招呼:“皇姐,快快请坐。” 湖阳公主一脸怒气地看着他,半天没有说话,刘秀就道:“发生什么事了,皇姐请说,朕一定为你做主。” 湖阳公主这才气哼哼地说道:“那个董宣,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当街就敢杀我的人。” 刘秀一听,这还了得,当即下令让董宣进宫,指着董宣的鼻子喝道:“你竟敢冲撞公主,该当死罪。”于是下令,让侍卫将董宣捶死。 董宣却毫无惧色,他只说了一句话:“陛下让臣死,臣必须死,但请容臣说一句话。” 刘秀这才气哼哼地说道:“好,朕就容你多说一句。” 董宣大声说道:“陛下光复汉室,是圣德之主,然而却纵容公主奴仆无故杀害平民百姓,如果高官都这样,天下如何治理?” 说到这里,他悲声道:“臣不需要陛下捶死,臣自己撞死可矣!”站起身来,一头撞向旁边的盘龙柱,当即头破血流,花白的头发和胡须红色尽染。 刘秀不由得大为动容,让侍卫拉住董宣,说道:“既然如此,朕免你死罪,但是你要向公主叩头请罪。” 可是董宣就是不同意,即使侍卫按住他的脑袋,他也是梗着脖子,就是不低头。 这时刘秀已经从侍卫处全面了解事情的经过,感到董宣确实是一个为民为国的好官,于是让他回家休养。 当董宣回到家时,刘秀赏赐的30万钱早已送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强项令”的封赏。 从那以后,东汉首都洛阳里的豪强欺压平民的事件几乎绝迹,高官贵族都怕了这个“强项令”董宣,洛阳治安大幅好转。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