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塔利班公开通缉悬赏,要中国夫妇张昕宇和梁红的脑袋,原因仅仅是他们修复了一尊佛像! 夜幕下的阿富汗巴米扬山谷,陡峭的山崖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突然,一束金光刺破夜空,53米高的佛像轮廓在岩壁上逐渐清晰,金色光芒洒满山谷,照亮了跪拜人群虔诚的脸庞——这是2015年夏天发生在阿富汗的奇迹,来自中国的张昕宇、梁红夫妇用光影技术重现了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 这对夫妻的人生轨迹远比电影更跌宕。 北京胡同里长大的青梅竹马,少年时许下的婚约在南极冰川前兑现。他们都曾穿过军装,退伍后合伙开过豆腐坊,卖过羊肉串,靠着机械生意积累了千万身家。 2008年汶川地震改变了一切,他们在废墟里抬出遇难者遗体的经历,让两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价值。 五年准备期里,他们像备战般系统学习:考取直升机驾照、潜水证,研究核辐射防护,甚至去火山口训练耐高温能力。 2013年起,这对夫妻踏上环球探险之路,穿越四大无人区,探访切尔诺贝利核禁区,在索马里遭遇过海盗枪击。这些经历逐渐让他们从追求刺激的冒险者,转变为关注人类文明存续的记录者。 2015年春天,他们的越野车队驶入阿富汗。战乱中的国度满目疮痍:街角堆着沙袋掩体,学校操场上停着联合国的救援直升机,集市里随处可见背着AK-47的民兵。 在巴米扬山谷,他们见到了令人心碎的场景——被炸得支离破碎的佛像遗址前,仍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地祈祷,孩童们用碎石块摆出佛像形状。 当地博物馆保存的资料显示,这尊建于公元6世纪的巨型佛像,曾吸引玄奘法师在此驻足。 塔利班2001年动用坦克、炸药持续轰炸25天,硬是将千年古迹夷为碎石。德国考古团队尝试过拼图式修复,日本专家研究过激光复原,都因技术难度太高未能实现。 张昕宇夫妇决定采用建筑投影技术。他们自费百万购置设备,60万流明的特制投影机相当于30台电影院设备的亮度。 技术团队花了三个月做三维建模,反复核对1500年前的佛像衣纹细节。调试阶段发生意外,强光灼伤张昕宇的视网膜,导致他左眼暂时失明。 2015年6月6日傍晚,当金色佛像赫然出现在岩壁上时,整个山谷沸腾了。持枪士兵放下武器拍照,老人颤抖着抚摸岩壁上的光影,孩子们兴奋地数着佛像衣褶。 有位双目失明的老者被人搀扶到现场,他说指尖能感受到佛光的温度。德国考古学家穆吉塔巴·米尔扎伊评价这是"最接近原始面貌的复原"。 这份善意却触怒了塔利班武装。恐怖分子开出5万美元悬赏令,相当于当地普通人150年的收入。 有次迫击炮弹就落在他们帐篷五米外,哑弹里的火药撒了满地。为躲避追杀,夫妻俩在阿富汗山区东躲西藏九个多月,靠压缩饼干充饥,睡觉时枕头下压着手雷。 危险没有阻止他们的脚步。后来在伊拉克摩苏尔,他们记录ISIS破坏文物的暴行;在叙利亚难民营,拍摄失去双腿仍坚持踢球的少年。 这些影像通过《侣行》节目传播,让全球观众看到战火中的人性微光。美国CNN曾评论:"黑暗驱散不了黑暗,只有光明能做到"。 技术团队离开前,将价值10万美元的设备赠予当地政府,约定每年佛诞日点亮大佛。如今每逢纪念日,山崖上依旧会亮起金色佛像,成为战乱中人们的精神寄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全球34%的文物古迹处于战乱地区,数字复原技术正成为保护文明的新选择。 从军旅情侣到文化守护者,张昕宇夫妇用十年时间走遍200多个地区。他们曾在北极冰川测量消融速度,在亚马逊雨林追踪盗伐者。 这些经历被整理成20TB的影像资料,部分捐赠给中科院做研究。有网友计算过,他们纪录片产生的商业价值超2亿元,但这些收入又全部投入了新的探险项目。 巴米扬山谷的灯光秀过去十年后,那束金光依然在传递希望。每当夜幕降临,岩壁上的幻影佛像仿佛在诉说:文明或许会暂时蒙尘,但人类守护光明的勇气永不熄灭。 就像玄奘当年在此留下的足迹,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终将在某个时刻重新点亮人性的光辉。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2015.7.5中国高科技使阿富汗巴米扬佛像“重生”)
2015年,塔利班公开通缉悬赏,要中国夫妇张昕宇和梁红的脑袋,原因仅仅是他们修复
花开富贵坊
2025-04-08 14:28:57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