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傣人能在老挝和泰国建国,却无法在缅甸完全自治? 傣泰掸老民族的祖先曾在公元前的云南一带建立了哀牢国。 这一政权在公元77年被灭,但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却未因此消失。 这个时期,民族的分化开始显现。 在8世纪,随着南诏国的崛起,这些散居的民族被纳入了南诏的统治范围。 南诏国的扩张政策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组织结构。 南诏的衰落为这些民族提供了崛起的机会,他们在滇西及缅北地区建立了勐卯和茫乃政权。 进入10世纪后期,原本分散的民族开始向统一政权迈进。 12世纪中期,当大理国日渐衰弱,傣泰掸老民族开始联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以坤真为核心的统一政权。 坤真被推崇为傣民族的领袖。 1134年,坤真成功领导联合军击败了交趾李朝在湄公河流域的势力,并被大理皇帝册封为交巴干王。 在坤真的领导下,傣民族的势力逐步向周围扩展,1159年,坤真征服并定居于勐交。 然而,他在1176年的远征占城失败,自己也在战斗中阵亡。 1177年,随着真腊被占城击败,傣泰族的各部开始摆脱真腊的控制,纷纷与北方的坤真后代联合,最终形成了景龙金殿国。 景龙金殿国领土范围扩展至澜沧江以东的多个地区。 西到怒江与勐蓬国接壤,东至越南山萝省,南至哈利奔猜国,北界勐僰的边缘。 它的疆域覆盖了如今的西双版纳、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等地区。 景龙金殿国的统治者诏遮推动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到诏遮去世时,勐泐人口已经超过八十万,拥有数千匹战象。 继位的四子寒冷继承了父亲的遗业,他开始向宋国进贡,并获得了“九江王”的封号。 与此同时,傣族在南方渐渐占据了湄公河中上游和湄南河中上游的广大地区。 1238年,泰国历史上的素可泰王国在坤斯里因塔腊提的领导下成立。 吴哥王朝衰落,泰族人通过起义夺取了控制权,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进入13世纪后期,1283年,孟莱王在泰国清迈建立了兰纳王国。 1296年,素可泰王国的兰甘亨大帝首创了泰国文字。 泰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形成,尤其是在1296年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一书中,泰国被称为“暹国”。 1349年,罗斛国的乌通王征服了素可泰王国,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 阿瑜陀耶王朝的建立也让泰国面临了来自周边国家的压力。 最终,在1377年,明朝的朱元璋册封了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此举正式将“暹罗”这一名称固定下来。 1767年,缅甸军队攻陷阿瑜陀耶。 随后的政权真空为郑信提供了机会。 他带领潮汕的华人招兵买马,击退了缅军,并成功统一了泰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1855年,泰国尚称“暹罗”,该国与英国签署了《英暹条约》。 此时,暹罗处于传统君主制下。 进入20世纪,暹罗逐步开始重新审视其国名的内涵。 许多泰国知识分子开始倡导更符合民族身份的名称。 1939年,暹罗政府通过了一项决议,计划将国号改为“泰国”。 真正的泰人自称为“勐泰”。 然而,在1944年,随着政府的倒台,泰国暂时恢复了“暹罗”这一旧称。 直到1948年,銮披汶·颂堪再次登上首相宝座,政府才在1949年重新将国号改回为“泰国”。 此后,泰国的名称再未发生变化。 泰国的前身暹罗,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包括了泰人、高棉人、老挝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塑造了今天泰国的多元文化。 与泰国的历史进程相并行的是老挝和缅甸。 老挝,长期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最终在法国的统治下成为法属印支的一部分。 1945年,老挝宣布独立,并进入了独立后的政权重建时期。 与此同时,缅甸曾经由不同的民族和王朝主导,其中包括蒲甘王朝、东吁王朝以及贡榜王朝。 在14世纪时,缅甸的疆域不断扩张,吞并了周边的傣族地区。 这一地区,后来成为了缅甸的掸邦。 尽管掸邦在缅甸的统治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缅甸对掸邦的控制逐渐加强,直到19世纪末英国对缅甸进行占领。 参考文献:[1]彭慧.东南亚华裔青少年中国App使用情况调查——以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5(1):16-27
为何傣人能在老挝和泰国建国,却无法在缅甸完全自治? 傣泰掸老民族的祖先曾在公元前
陌上伊人笑
2025-04-08 14:32:55
0
阅读:100
鲁班弟子
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