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红楼十二伶,古代女伶人的缩影…
易容谈文学
2025-04-08 15:51:23
/
“红楼十二伶”曹雪芹着力描写芳官和龄官,她们应是十二伶中才艺最出众,也是最有个性的两个。芳官在戏班中的角色是正旦,龄官是小旦。贾府的家班演出中,龄官经常得到主人的奖赏,她应该是这个戏班的台柱子。照书里写她的扮相和林黛玉有些相似。龄官的个性也和林黛玉有几分相似,她才华出众、清高孤傲,不甘向世俗屈服。
•
龄官大约是大观园为数不多不把贾宝玉当回事的少女之一。那日宝玉想听戏,她说嗓子不好做推辞。戏剧史上确实有伶人用专业技能对抗达官贵人压迫,尽管他们社会地位很低,但他们专业性却是观众们都尊重的,你想要看我很专业的演出,可是你点的这出戏我没排过,或者我这会儿嗓子哑了唱不好,这样拒绝的理由都是观众能理解的,也是热爱戏剧的观众应该尊重的。宝玉被拒绝后出了梨香院,感慨万千,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这园里所有的妹妹们并不是都要和他有缘。
•
红楼十二伶是中国古代最后的女伶人的缩影。她们从朝廷到豪门,再到民间游荡演出,直到被全国各地无情地驱逐从而从公开的舞台上销声匿迹,乾隆帝完成了“乾隆无一女乐”伟业,而这伟业背后是女伶人们十分艰难的转变。乾隆盛世的文治武功背后,有很多女伶人在全国各地被肆意迫害和无情驱逐,被名教中人视为败坏世风的邪恶根源,她们面对这些无妄而至的灾难,既无申辩求免的机会,也无丝毫还手之力。
-
她们或像芳官一样出家避世,无家无子无依无名泯灭于世,或流离颠沛不堪凌暴,而她们曾经拥有技艺就永远失传了。这样的悲惨境遇和社会地位,直到新中国才得以提高,曾经备受歧视的演员终于成了人民艺术家,成了我们这社会里备受尊敬的群体。
•
吕思勉先生曾经评论《红楼梦》:“所谓十二金钗者,乃作者取以代表世界上十二种人物者也,十二金钗所受之苦痛,则此十二种人物在世界上所受之苦痛也。”金陵十二钗象征着人生的十二种可能的形态,她们的命运穷尽了人生各种可能性。人在一生中遇到机遇和成功,遇到坎坷和苦难,都可能选择一种态度,一种处事的姿态,都可能切合十二钗中的某一种人生选择。——读《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和与女性》整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