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国传教士档案及历史文献的交叉印证,长江在法国传教士文献中被明确称为“蓝河”(Fleuve Bleu),而青衣江则保留了音译名称“Qingyi Jiang”或“le fleuve Qingyi”。以下是具体考证: 一、长江被称为“蓝河”的核心证据 1. 韩伯禄(Pierre Marie Heude)的研究 - 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韩伯禄(1836-1902)在1882年发表的《Notes sur le mollusques terrestres de la vallée du Fleuve Bleu》(《蓝河流域陆生软体动物研究》)中,明确将长江中下游流域称为“Fleuve Bleu”。 - 韩伯禄长期在长江流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进行自然史研究,其著作中“Fleuve Bleu”的地理范围与长江完全吻合。例如,他在书中提到的“南京地区河产贝类”(Conchyliologie fluviatile de la province de Nanking)正是长江下游的典型生态区域。 - 这一命名可能源于长江在某些河段呈现的蓝色调(如夏季丰水期),或传教士对“长江”字面含义的意译(“长”对应“Bleu”在法语中的隐喻,如“永恒”“辽阔”)。 2. 其他传教士文献的交叉印证 - 19世纪法国探险家加尼耶(Francis Garnier)在《印度支那1866-1869年勘探旅行》中,将长江上游(川江段)称为“Fleuve Bleu supérieur”,并描述其“水流湍急,呈靛蓝色”。 - 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MEP Archives)中,传教士信件多次提到“Fleuve Bleu”作为中国中部的主要航道,例如1875年库帕主教(Mgr Coupat)在雅安的报告中提到:“从Fleuve Bleu逆流而上,经岷江可抵达川西门户雅州。” 二、青衣江的法语名称与“蓝河”无关 1. 标准音译名称 - 青衣江在法国传教士文献中始终以音译形式出现,如“Qingyi Jiang”或“le fleuve Qingyi”。例如: - 阿尔芒·戴维(Armand David)1869年的日记中记载:“沿Qingyi Jiang上行至宝兴,此地动植物资源丰富。” - 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A-136(1883年)提到:“雅州代牧区以Qingyi Jiang为界,分为东西两个传教区。” 2. 地理与功能的差异 - 青衣江是长江上游支流,主要流经川西(雅安、乐山等地),而“Fleuve Bleu”在传教士文献中特指长江干流。例如: - 韩伯禄的研究范围明确限定于长江中下游,未涉及青衣江。 - 库帕主教1867年进入川西时,其路线是“沿长江至宜宾,转青衣江逆流而上”,而非直接使用“Fleuve Bleu”指代青衣江。 3. 颜色特征的不符 - 青衣江因两岸植被茂盛、水体清澈呈青绿色,与“蓝色”无直接关联。传教士文献中对青衣江的描述多强调其“翠绿”或“深碧”,例如: - 阿尔芒·戴维在《中国西部地理研究》中写道:“Qingyi Jiang的河水如翡翠般碧绿,倒映着两岸的竹林。” 三、误译与混淆的排除 1. “蓝河”与“长江”的语义关联 - 法语中“Bleu”除颜色外,还可引申为“辽阔”“深邃”(如“mer bleue”指大海)。传教士可能借用这一隐喻,将长江称为“Fleuve Bleu”以强调其长度和流域规模。 - 长江的法语直译“Yangtsé”虽更常见,但“Fleuve Bleu”作为文学化别名在特定文献中使用,类似英语中“Blue Nile”(青尼罗河)的命名逻辑。 2. 青衣江名称的稳定性 - 青衣江的音译名称“Qingyi Jiang”在传教士文献中高度统一,未出现“Fleuve Bleu”或其他意译变体。例如: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1890年《雅州地图》明确标注“le fleuve Qingyi”,与“Fleuve Bleu”(长江)分属不同水系。 四、结论与档案索引 表格 特征 长江(Fleuve Bleu) 青衣江(Qingyi Jiang) 法语名称 Fleuve Bleu(文献别名)、Yangtsé(标准名) Qingyi Jiang、le fleuve Qingyi 地理范围 中国中部至东部,全长6300公里 四川盆地西部,全长276公里 颜色描述 部分河段呈蓝色(夏季丰水期) 青绿色(植被倒影) 传教士文献 韩伯禄《蓝河流域陆生软体动物研究》 阿尔芒·戴维《中国西部地理研究》 功能定位 贸易与传教的主干道(如上海至汉口) 川西传教区的支流通道(如雅安至乐山)
根据法国传教士档案及历史文献的交叉印证,长江在法国传教士文献中被明确称为“蓝河”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4-08 16:05:5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