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儿子当年没考上大学,钱老说,如果我一周有空给你做一道练习题,你想考哪个学校

金乌西坠霞光灿 2025-04-08 18:32:47

钱学森儿子当年没考上大学,钱老说,如果我一周有空给你做一道练习题,你想考哪个学校都不是问题,可惜我一点时间也抽不出来。 钱永刚,1948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附近的一个小镇,是钱学森的长子。那时候,钱学森在美国搞空气动力学研究,名气响当当,是麻省理工的教授。钱永刚从小耳濡目染,对科学自然有点兴趣。1955年,钱学森带着全家回国,7岁的钱永刚跟着父母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告别美国,开始了新生活。 回国后,钱永刚的生活来了个大转弯。英语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可普通话一句都听不懂。刚到北京,他得从头学中文,适应新环境。好在家人和老师帮忙,他很快上手了,甚至在学校还当上了俄语课代表。除了语言,其他科目他也挺拔尖,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按理说,这样的起点,考大学应该没啥问题吧?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到了高中阶段,国内局势动荡,高考制度直接停了,他的大学梦就这么被搁置了。 时间来到1977年,高考终于恢复。这时候,钱永刚已经30岁,在部队干得风生水起,做技术骨干,工作稳定,表现也不错。可心里那股没上大学的遗憾,一直没放下。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他犹豫了:都这岁数了,还考不考?部队领导挺支持,家里人也鼓励,尤其是钱学森,虽然忙得没空辅导,但态度很明确——想学就去拼一把。于是,钱永刚下定决心,拿起课本开始复习。 复习那一年,他可没少下功夫。30岁的人,跟一群十七八岁的小年轻比拼,压力不是一般大。好在他有部队工作的技术底子,理科基础没丢,加上拼命劲儿,硬是扛住了。1978年,他参加高考,终于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录取。听说录取那天,他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这岁数上大学,太少见了。 进了大学,钱永刚的学习生活也不轻松。同学里最小的比他小十岁,年龄差距摆在那儿,有时候难免有点别扭。可他没退缩,凭着一股韧劲儿,踏踏实实把课程啃下来了。毕业后,他没停下脚步,受父亲影响,决定继续深造。40岁那年,他跑去麻省理工学院读硕士,学成后回国当了教授。后来,他把精力都投在教育上,低调做人,教书育人,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了父亲的理想。 回过头看,钱永刚的求学路真挺坎坷。从小成绩拔尖,却赶上高考中断;30岁重拾课本,又得面对年龄和环境的双重挑战。但他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这背后,钱学森的影子无处不在。钱老忙国家大事,没空给儿子讲题,可他从没否定儿子追求梦想的想法,反而一直鼓励他往前走。这点挺让人感慨,一个为国奉献的科学家,对家庭没法面面俱到,但精神上的支持,照样能影响深远。 再说说钱学森那句话:“如果我一周有空给你做一道练习题,你想考哪个学校都不是问题,可惜我一点时间也抽不出来。”这话听着有点心酸,又有点无奈。钱老不是不想管儿子,是真没时间。那会儿,他忙着搞“两弹一星”,国家的事压得他喘不过气,哪有空回家辅导功课?可这话里也透着对儿子能力的信任,他相信钱永刚只要有点助力,就能飞得更高。 钱永刚后来成了教授,搞计算机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他的路虽然绕了点,但结果不赖。这也说明,人生不怕晚起步,只要肯努力,啥时候开始都不算迟。他的故事没啥传奇色彩,就是一个普通人靠自己和家里的支持,一步步走出来的真实经历。

0 阅读:58
金乌西坠霞光灿

金乌西坠霞光灿

金乌西坠霞光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