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解放军给郏县的国军中将武庭麟送去劝降信,武庭麟下令将送信人杀掉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08 21:14:21

1947年11月,解放军给郏县的国军中将武庭麟送去劝降信,武庭麟下令将送信人杀掉。手下劝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武庭麟说:“你真是个书呆子,杀就杀了,怕什么。”

武庭麟是河南伊川人,早年在刘镇华的镇嵩军任职,是骨干军官,他一生劣迹斑斑,受刘镇华 “以杀立威” 的影响,极为残忍嗜杀。

武庭麟在镇嵩军当营长时,有一次被派去陕西柞水县剿匪,他恣意扩大“剿匪”范围,手段极其残暴,妄杀了不少人。

1929年秋,武庭麟出任暂编第四师第十一旅旅长后,派遣亲信团长杨天民率四个营前往豫、鲁、冀三省交界处清剿股匪。

杨天民作战不利,损失了一百多人,武庭麟大怒,亲自率队增援,每到一处村庄,便将所有青壮年集中捆绑,严刑审讯。

但凡被武庭麟认定有嫌疑之人,即刻拉出去砍头。有一次,在审问一个青年时,武庭麟竟抽出卫士背上的大刀,将青年砍杀。事后,村民递来联名保结,证明该青年是良民,可此时人已冤死。

当股匪势穷力竭,自愿接受改编时,武庭麟却将他们诱至安阳城东某寺院内,实施包围缴械。除当场枪毙部分人外,其余土匪全部被擒。

武庭麟命令股匪头子跪在阵亡官兵灵前,先行叩拜,而后斩首以泄愤,又将其余九十多人一并绑赴安阳火车站广场斩首示众 。

武庭麟从营长一直当到了15军军长(后改编为整编15师),期间,不管部队是缩编还是改编,他决不放弃实力,宁愿降级也决不干副职,俨然是自成势力的存在。

1947年11月初,解放军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挥师挺进豫西,武庭麟拒守的郏县,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颗钉子。

11月4日凌晨,陈、谢兵团四纵十旅,在旅长周希汉的指挥下,向郏县发起奇袭,主力迅速突入城内。

武庭麟得知解放军进城后,在师部内咆哮道:“共军竟敢如此大胆,公然进犯我的防区,传我命令,谁敢后退一步,杀无赦。”

武庭麟驱使着部下,和解放军打起了巷战。经过一番苦战,到了上午,解放军已经控制了城内的大部分阵地,歼灭守军三千多人。然而,武庭麟非常顽固,收拢起残部1500余人,龟缩在城西北角的一座当地人称 “高寺” 的寺院里。

这座高寺,地势颇高,院墙高耸厚实,其正南方院墙外,还有一道护墙,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能力,俨然是一座易守难攻的 “城中之城”。

而且,高寺内的工事早在武庭麟驻守郏县之初就开始修筑,经过长期经营,火力配置强大,明暗碉堡错落有致,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武庭麟认为,只要守住高寺,就有机会等待援军到来,扭转战局。

武庭麟的副手杨天民,在早上的战斗中被解放军俘虏。周希汉让杨天民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一个战士给武庭麟送去。

不想,残暴的武庭麟,竟然将送信的战士给枪杀,这种做法,让他的手下都感到不满,认为做得太过。类似的事,武庭麟做过不少,在这之前他就有过多次杀害解放军伤员、眷属的劣行。

周希汉得知主攻的30团,组织多次突击,都未能攻入高寺后,亲自来到一线勘察地形。就在这时,侦察员匆匆跑来报告:“旅长,李铁军的先头部队离郏县只有30里远了。”

李铁军兵团,是胡宗南派到中原战场的机动力量,有五万之众,如果不能迅速解决武庭麟并成功撤离,周希汉旅就会陷入被合围的危险。

周希汉盘算了敌我态势后,接连发出多个指令,让擅长防守30团2营和29团1营迅速急行军赶往西关外的十五里堡附近,构筑临时阵地,交替掩护,节节撤退,务必迟滞李铁军部的前进速度;让原担任预备队的28团2营在城西5里处担任阻击第二梯队;让29团3营为预备队,位于城西南,防止敌人迂回切断南撤之路。

攻击力较强的28团1营、3营和29团2营及旅山炮大队,由周希汉亲自指挥,全力攻坚高寺。

部署妥当后,在场的指挥员都以为周希汉要下达总攻命令了,周希汉却用力扔掉手中的烟蒂,大声说:“开饭。”

大家一时都愣住了,敌援军近在咫尺,怎么这时候开饭呢?

周希汉高声说:“对,开饭!大家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周学义(副旅长),你想办法让主攻部队喝上热汤,半小时内必须完成。”

当地老百姓没少受武庭麟及其部下的戕害,得知解放军在打攻坚战时,纷纷送来了热馒头、热面汤和刚煮熟的鸡蛋。

周希汉边吃边对周学义等人说:“要是下午拿不下高寺,我们可对不起老乡们。”

吃完饭,稍事休息后,到了13点整,周希汉下达了强攻的命令。一门山炮被战士们迅速推到离高寺正面只有百余米远的地方,实施抵近射击。各攻击点的火炮也同时开火,火力结束后,战士们呐喊着从各攻击点发起冲锋。

突击队突入高寺院内后,武庭麟眼见大势已去,带着师部人员,举着白旗从碉堡走出,乖乖的当了俘虏。

李铁军得知郏县解放后,骂道:“这个武庭麟平日牛皮吹得响亮,连胡长官都不放在眼里,这下好了,老巢不到两天,就给共军端掉了。”

武庭麟因手上血债太多,在1952年公审后,被执行枪决。

0 阅读:1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