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讲中医膀胱的功能 膀胱有两个功能,存尿液,藏津液。 存储尿液这个大家都

岭南脾胃 2025-04-09 00:54:07

简单讲讲中医膀胱的功能 膀胱有两个功能,存尿液,藏津液。 存储尿液这个大家都理解,人身的浊水最终都要归于膀胱再通过小便排出。那膀胱藏浊水为什么又能同时藏津液,这是不是矛盾呢? 《内经》也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那膀胱到底如何藏的津液呢? 从解剖的角度看,膀胱与肾脏相连,它们属于两脏。现在我们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好比一间房子两间屋子。 天地有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自然之理。越高处空气越清,越低处灰尘越多。而水中同理。清水上升,浊水下沉。水池中的水沉淀久了,看起来都是清的,这是因为浊水下沉了,所以清水上升了。这时候我们把水搅动起来,清浊就混到一起了。过一会呢清浊再次分离,浊者再次下降,清者再次上升。所以,清者本从浊中来,无浊亦无清。清浊本是一物的两面。人体同理,膀胱在下藏浊水,肾脏在上才能藏清水,才能从清水中炼化藏精。 初学者这里要注意,肾脏不是肾水,肾水是功能系统,它包含了肾脏这个脏器。而肾脏是把水进行清浊分离,浊水归膀胱,再把清水中的精提纯后收藏为精。比如肾上腺素这种激素就属于肾精,它就是被这个过程提取出来后存储到肾上腺的。这个精为全是各脏器提供动能,比如胃和大肠有了这精才能吸收水份为津。 如果膀胱不藏浊水了,里面都是清水,那也就不能化津了。有两种可能,一是阳不足了,阳足才能生湿热,身体虽不能湿热过重,但也不能完全没有湿热(很多人很意外吧,风寒暑湿燥火人体哪个都少不了,也不能过。比如小建中汤就是增湿热的方剂)。 正常的小便是淡黄的,如果白了,这是小便清,是阳不足的表现。阳不足湿热也就少了,故而小便没了淡黄色。这时候下焦阳弱不能固涩,则小便清长且易频数。随着尿液的流失,肾脏的清水就会向下补。上面就没法藏清水了,自然也就没法炼水化精了。 另一种情况是浊水都跑肾脏去了,下不来膀胱了,所以下面是清水。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有热,热把浊给蒸上去了。我们煮一大锅蔬菜汤,然后火开大,是不是汤里的蔬菜都给飘起来了。如果火开到极致,调料都能给蒸到水面上来。所以下边反而清了。人体也是这样,下焦火盛,肾脏过滤的浊水就下放不到膀胱中去,就只能在肾脏中清浊混合着,就像一直被搅动的浑水。这种情况比单纯阳弱要严重的多。很多肾炎就是这种情况。浊水在肾里下不去,能不造成长期炎症么?浊物堵住了通道,所以只能滤到膀胱一些清水。这时候看着小便是清的,实际上是升降反坐了。 当然也有身体浊太多,导致浊水过多,肾脏过滤不过来,而肾脏和膀胱都会形成这种炎症的。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今天不是讲病理。提一下只是告诉大家,讲原理时提到的病理,一般都是说一种情况,并不是所有情况。 总之,浊就该去它去的地方。灰尘就应该落在土地上。都跑到天上了,那是龙卷风,自然灾害就来了。而浊到了它该到的地方,它就成了有用之物。就如咱们前文讲糟粕到了大肠反而是身体菌群的温床,而人体又需要菌群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的平衡,因为人体就是个小地球的生态。这膀胱也是同理,浊水自然有浊水的作用。水至清则无鱼,膀胱无浊,则肾精不生。

0 阅读:57
岭南脾胃

岭南脾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