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日本政府沾沾自喜的宣扬,抢了中国政府在印度的高铁订单时,殊不知危机悄然降临。

清风弄影的猫 2025-04-09 10:14:40

正当日本政府沾沾自喜的宣扬,抢了中国政府在印度的高铁订单时,殊不知危机悄然降临。 不少媒体笑称日本政府该此行为无异于是自杀式投标。 近日,多家日本媒体争相报道一则新闻标题为日本新干线的战胜。 然而这场被日本媒体集体庆祝的胜利,实则是一个已经被讨论透了的笑话,日本又又又中标了印度的高铁列车项目! 在搞基建方面,日本一直致力于与中国争抢头部市场,尤其是在开发印度市场上。 早在2017年,印度便与日本达成了高铁搭建的协议,然而这一条高铁一修便是十年。 2022年6月,环球时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日本陷入印度高铁困局。 而这个困局正是从日本政府抢走中国订单开始。 这个订单要从2016年开始说起,2016年,印度总理到访日本时日本政府便极力推行自己的新干线,试图抢下印度的高铁市场。 当时印度高铁的基建非常落后,巴德高铁是印度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由于设施差路况烂,这条高铁一直是印度政府的心病。 为了对这条高铁实施改造,印度想到了吸引外资投建的方法,当时中日两方是这场竞争中的主要角色。 正当中方积极推进印度市场的高铁建设项目落地时,日本横插一脚。 为了能在这场竞争当中获胜,日本不惜向印度提供技术并向印度发放低息贷款。 最终因为日本又砸钱又砸技术,再出于地缘关系的考虑,印度政府眼一闭心一横大胆的就将首条高速铁路的改造交予日方。 当时的日本媒体对中国放弃印度订单的行为,极尽嘲讽,认为日本高铁取得了重要胜利。 正当日方媒体得意忘形的准备验收印度高铁改造的成果时,一个啼笑皆非的结果砸在了日本民众的面前。 这条于17年开建的高铁到2022年仅建了10公里左右,日方政府称高铁修建进度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要由于疫情原因所致。 一时间日本的基建胜利成为了全球的笑话,本以为日本会就此收敛,然而在三年后的今天日本媒体再度重现和当年一样的情景。 三年的时间让日本媒体好了伤疤忘了痛,再次在媒体上大肆宣扬日本的胜利,嘲笑中国无能。 这次日本媒体大肆宣扬的主要内容关于日方拿下了印度孟艾高铁线的订单,该订单金额将近1,100亿卢比。 而其中让日本媒体沾沾自喜的是这次的竞争对手仍然是中国,日本媒体将日方的此次中标看作日本基建超越中国基建的里程碑。 然而,殊不知日本媒体这次的大肆炫耀或许终归仍旧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关于本次中方竞标为何失败原因众多。近两年来中国基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直有目共睹。 作为最大的高铁建设国,中国的高铁技术建设经验以及资金周转能力毋庸置疑都处在世界前列。 近两年来中国的高铁项目遍布全球,印度并非是唯一市场。此次竞标失败的主责方大概率是印度。 近两年来印度的发展急剧紧缩,国际信用也直线下滑,虽然中国的基建一直处在世界行列。 但面对如此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中国还是做了诸多考量。 在这一来一回间,项目迟迟未被敲定,再加上近两年来印度和中国边境冲突频发关于边界问题中印两方一直没有一个一致的答案。 因此,印度国内的部分政党对于将印度高铁建设交予中方持一定的质疑态度。 最终在诸多因素合力之下,中国的此次竞标未被成功。 在失去了中国这个头号基建狂魔的竞争对手之后,日本顺势而上拿下了印度的订单,这才有了日本媒体在国内大肆宣扬日本胜利的盛况。 然而从客观层面上来讲,日本和印度的本次合作似乎并不顺利。 在日本政府推进项目达成前,一个严重的问题便摆在了面前——印度国内的土地征用遭到民众激烈抗议。 然而是如此,日本政府也依旧选择硬刚到底,直线推进孟艾高铁的建造。 除了民众抗议之外,施工难度也是孟艾高铁的另一修建难点。 孟艾高铁处于印度的西部地区,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对于建设高铁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当地的高温天气便是日方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再加上印度在铁路管理方面并不成熟和日本政府建设管理的要求远远不匹配,这或许也将成为两方难以达成的冲突点。 面对着这一个又一个难以跨越的“大山”日本看似抢到了这个天价订单,但实则或许是接了个烫手山芋。 反观日本媒体宣扬胜利宣扬的如此欢实,仿佛已经稳坐高铁基建霸主之位,但现实的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浇灭这团“胜利之火”。 万一到最后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三年前的笑话仍旧还会重演,日本再度成为全球茶余饭后的谈资! 参考来源: 抢走中国订单后 日本陷入“印度高铁困局” --环球网

0 阅读:75
清风弄影的猫

清风弄影的猫

清风弄影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