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左权的女儿左太北报考哈军工,政审却没过关。彭德怀让左太北去找陈赓,陈赓听罢,怒曰:这不胡闹嘛,烈士的女儿政审不合格,谁还能合格? 1942年5月25日,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天。在太行山区,为掩护八路军总部和群众突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临危不惧,坚守在十字岭上组织撤退。当敌军炮弹呼啸而来时,他明知危险仍然坚守岗位,最终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此时,他的女儿左太北还不满两岁,正在延安保育院生活。这个刚学会叫"爸爸"的小女孩,再也无法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父亲。 自从左权牺牲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将对左权的全部情感都倾注到了他的女儿左太北身上。每个周末,只要从前线战场返回延安,彭德怀和妻子浦安修必定亲自去保育院将左太北接到两人居住的窑洞里,给她讲故事、带她骑马、带她去宝塔山和河边游玩,尽可能地改善她的生活条件。 不仅是彭德怀夫妇,还有朱德和康克清夫妇、刘伯承和汪荣华夫妇、邓小平和卓琳夫妇等革命领导人也都对左太北格外关心,经常接她出去散心、改善生活,用他们的方式弥补着左太北失去的父爱。 1952年六一儿童节,左太北作为代表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当毛泽东得知她是左权将军的女儿时,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他亲切地询问了左太北母亲的情况和她的周末生活安排,还与她合影留念。 1958年国庆节,任弼时夫人陈琮英带左太北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在那里,左太北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温和地对她说:"你就是北北吗?长得很像你爸爸,以后一定要向你爸爸学习啊!" 1960年,左太北高中毕业,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所院校是当时中国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她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军事工程学习,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这也是对父亲遗志最好的继承。 按照左太北的学习成绩,考入哈军工本不是问题。然而,当政审结果出来时,她却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挫折——政审未通过。原因竟是她的二伯曾担任过国民党军官。这个结果让左太北难以接受。 正在这时,长期关心她的彭德怀得知了这一情况。彭德怀了解左太北对军事工程的热情,也深知这次政审结果对她的打击有多大。思索再三,彭德怀建议左太北去找哈军工的校长陈赓。他告诉左太北,陈赓是她父亲左权的黄埔一期同学,也是左权的入党介绍人,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怀着忐忑的心情,左太北来到了陈赓的住处。此时的陈赓已经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能起床,只能躺在床上休养。但当他听说左权的女儿来了,立即表现出极大的兴奋,撑起身子,像见到亲人一样热情地接待了她,详细询问她的近况和学习情况。 当陈赓得知左太北因二伯曾是国民党军官而政审不合格时,他当即表示这种做法不合理。他严肃地指出:"这不胡闹嘛,烈士的女儿政审不合格,谁还能合格?" 虽然身体虚弱,但他还是立即为左太北解决了这个问题,确保她能够顺利拿到哈军大的录取通知书。 在陈赓的帮助下,左太北顺利进入了哈军工学习。在校期间,她表现出色,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性格开朗,为人正直,赢得了师生们的普遍尊重。尽管从小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直到25岁还没有交过男朋友,但她的积极向上和专注学业的态度,成为了许多同学学习的榜样。 左太北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个科研单位工作,投身国防科技事业,践行着父亲未竟的抱负。后来,她与沙志强结婚组建了家庭。沙志强是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生,为人朴实真诚,很崇敬左权的革命经历,对左太北关怀备至。 左太北和沙志强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他们为女儿取名为左湘,以纪念左权的湖南籍贯。改革开放后,左太北一家回到北京工作,因单位住房紧张而无处安身时,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给他们居住,还送了桌椅协助他们安家。 2019年,左太北离开了人世。在她的遗体送别仪式上,有三任总理送上挽联,以此纪念这位烈士之女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6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