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被钱压得喘不过气,死了竟然也被钱左右。纸棺材880元,念两分钟悼词1200, 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真的是活不起也死不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24年,一位网友的老父亲去世了,他去当地殡仪馆办后事,结果大开眼界。 一个看着像厚纸板做的环保手工绒布棺,开口就要880元;请人念悼词,短短两分钟,收费1200元。 还有租几盆绿植摆摆场面,要590元;电子屏放照片,也就10分钟,500元就没了;花圈更离谱,租一个100块,仪式结束还得还回去。 这么一套下来,稀里糊涂就花了小7000块钱,比外面殡葬公司报价高出一大截。 这账单看着明码标价,可怎么算都觉得心里不舒坦,钱花得太冤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家属觉得太贵,争论了几个小时,这天价账单居然能打折。 更让人憋屈的是那些软强制。 当地习俗是三天火化,殡仪馆就抓住这点,想三天烧可以,但是得办告别仪式,不办那就排队等着,少说也得等到第八天。 可老人躺在那儿,家属哪有心思耗这,这传出去可是大不孝,要被人嚼舌根的,于是只能乖乖掏钱办仪式。 这一办,什么接灵纳灵280元、扶灵600元、净灵120元,其实就是推着小车从这屋挪到那屋。 还有铺在火化炉里的火化炕面毯280元,看一眼老人进炉子的入炉火化仪式200元,直观火化还得加500元,取骨灰还得买个100元的小牌子,不买不给骨灰。 每个环节都得掏钱,让本就沉浸在悲痛中的家属身心俱疲。 无独有偶,2024年7月,济南一位痛失爱子的母亲,在殡仪馆给孩子办告别仪式,收到一张13800元的鲜花套餐账单,里面就包括8个花篮和一些花饰。 这一环扣一环,让人不得不掏钱。再看2024年4月内蒙古包头那边,殡仪馆里的骨灰盒,动辄几千上万。 有供货商私下透露,进价三四百的盒子,在那儿能卖到近十倍的价格,这已经远超国家规定的加价标准。 虽然民政局口口声声说可以自带骨灰盒,殡仪馆墙上也贴着自主选择,可工作人员和殡葬中介私下里都说:“不行,带不进来,必须在这儿买!” 甚至有人支招,让在殡仪馆买个便宜的盒子,出去再偷偷换掉。还有些像金砖、垫子之类的小物件,根本不问,直接用了就算钱,结账时才发现。 更别提那个150元的捡灰炉加服务,必须付现金,只给收据,发票上都找不到。这哪是提供服务,分明是设下重重关卡,逼着花钱。 为什么殡仪馆敢这么肆无忌惮? 其实是因为他们和外面的殡葬中介之间,可能存在着一条隐秘的利益链。针对包头乱收费现象的调查,就揭开了这事的冰山一角。 中介会引导家属在殡仪馆消费,尤其是买高价骨灰盒,因为他们能从中拿到提成。 不光是骨灰盒,纸棺、鲜花等项目加起来,中介能拿到总价10%到15%的回扣。如果家属坚持自带骨灰盒,中介就会被殡仪馆穿小鞋。 更值得注意的是,包头市殡仪馆本身是事业单位,同时还是当地一家殡葬服务公司的股东。 国家明明有规定,像骨灰盒这类用品,加价率一般不超过30%,可现实中却能翻上好几倍甚至十倍。 这背后是不是有一张由殡仪馆、供应商、中介共同编织的利益网在推波助澜? 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收费和强制消费,大多数家属都像那位大河报读者说的,老人都没了,谁还有心思去跟殡仪馆较真、打官司? 一来是悲伤过度,没精力; 二来也怕被人说闲话,死者为大,为这点钱闹得沸沸扬扬,面子上过不去,正所谓“舌头根底下压死人”。 这种心理恰恰让一些殡仪馆更加有恃无恐。 好在媒体曝光后,官方还是有所行动的。 像济南和包头,当地民政局和政府都迅速成立了调查组,表示要严查问题,立行立改,严肃追责。 包头市还表示要在全市范围内排查整改。 济南民政局更是表态欢迎媒体和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但话说回来,事后调查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怎么防患于未然。 家属在悲痛无助的时候,如何才能不被坑? 除了指望殡仪馆自律和良心发现,更需要的是透明公开的定价机制、强而有力的日常监管。 参考信源: 1:天眼新闻 2024-04-06成本几百,售价数千!殡仪馆骨灰盒卖出“天价”?当地最新回应 2:大河报 2025-04-04纸棺材880元,念两分钟悼词1200元,网友称殡仪馆强制捆绑消费,殡仪馆都有哪些坑?如何避坑?
活着被钱压得喘不过气,死了竟然也被钱左右。纸棺材880元,念两分钟悼词1200,
清风弄影的猫
2025-04-09 14:34:39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