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在学校跟着语文老师学,成绩却上不去? 小学语文老师的任务是把课内的课文和古诗教好,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教学任务,就是把课本必修一、必修二、选修等讲清楚。 但是对于孩子来讲,目前到了高三阶段,我们看重的是什么? 看重的是分数。所以这两者本来就是相悖的。一方面,我们重视的是基础概念,是基础的文学素养,选的是经典名篇。另一方面,考试考的是课外拓展,考的是对考点的认知。素养和考试是两回事。 因为考试是一场很有规律的游戏,满分 150 分,每一分都有标准,每个题目背后都有考点,每个考点背后都意味着有相对标准的思路和答法。 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考点概念,只是一篇一篇地学文章。实际上真正考试时,每道题背后,每一分都有非常标准的参考。这就涉及到一个好批改的问题。会明确很多细节,让孩子们知道写什么点能得分,什么点不能得分,哪个是踩分点,哪个是得分的关键,每一分都很明确。 而孩子认为老师随便给分,随便一看,觉得这个题给两分。其实不是,我们是按点给分,这个点对、这个点对、这个点对,三个点给 3 分,1、2、3、4,这个点对,给 4 分。所以经常会出现我答了两行,得了 4 分,我的同学答了四行,密密麻麻,却只得了 1 分。为什么?因为我看准了考点。 所以我们要明白,所有的主观题或者阅读题背后都是有考点的。也就是说语文的学习,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以后,应该像学数学一样学语文,这里面是有公式的,每个题目都有解答的套路。按照这种方式学语文,就能拿到高分,而且比学数学容易得多,简单得多,明白了吗?数学有时候不理解就是理解不了,但语文都能看得懂,用自己能理解的文字把答案写出来就行。
一家长投诉小学语文课文《花钟》,语文老师愤怒了!而新教材的《花钟》疑真的将被删除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