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青海一牧民大白天将妻子拉进屋,妻子见丈夫一副猴急的样子,不屑道:“你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09 19:41:32

1994年,青海一牧民大白天将妻子拉进屋,妻子见丈夫一副猴急的样子,不屑道:“你真没脸,这大白天的你猴急个啥?一会儿天就黑了。”结果,他从怀里拿出样东西后,妻子不禁喜形于色两眼冒光:“这不会是金子做的吧?” 牧民是青海人,名叫马天福,住在祁连山脚下的祁连县,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 他像往常一样去放牧,在一条小河的坡上,马天福坐在石堆上休憩,太阳晒得他有些犯困,他随手一抓抓住了一些瓦砾。 拿起来一看,马天福发现一块石头闪闪发光,他在河边将石头清洗了一番,发现这石头黄灿灿的,不是黄金就是黄铜,马天福不会凭借重量或敲击的声音区分金铜,便立即带着石头飞奔回家。 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他和妻子商议了一番,认为石头上面雕刻的有许多纹路,好像是两个玩耍的小动物,八成是件文物。 妻子张口就打算咬,丈夫连忙拦住他,妻子说,金子比较软,铜更硬,咬一口看看牙印就知道了。 丈夫回答说,如果是个文物,这一口难道不是把老祖宗的遗物咬坏了吗?如果是文物的话自然是要交公的,明天进城吧,听说珍贵文物上交会有奖金。 马天福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草草吃了顿饭,便进城去祁连县政府看看,如果是文物的话就直接交了。 政府人员看到这块金牌便意识到这是珍贵的文物,便找来了当地研究匈奴史的专家鉴定,专家仔细看了看回答说确实是文物,应该是匈奴祭祀用具。 上面雕刻着一只狼在啃食一头牛,于是便命名为狼噬牛金牌饰。 工作人员又询问文物是在何处找到的,马天福便说自己是在野外找到的,专家立即意识到这样珍贵的物品匈奴人一定不会将他乱放,如果出现在野外的话情况就很糟糕了。 青海省文保中心立即派遣工作队跟随马天福寻找到了金牌出土的地点,专家们经过仔细勘探,又找到了一些铜制器具,但没有再找到其他金牌。 专家们认为找到的是一个匈奴人珍贵器具的储藏室,但里面的东西大多已经失散了,殊为可惜,不过目前找到的东西对匈奴文化的研究也很有帮助。 金牌除了有很浓重的匈奴风格外,还有些西域大月氏的风格,这对汉初匈奴历史的研究很有帮助。 省政府决定对马天福的保护文物之举进行表彰,除了一面锦旗外,还有六万元现金奖励,,马天福将现金带回去后,一家人都十分高兴。 当地牧民得知后,纷纷在放牧时寻找身边有没有文物,一时也掀起了考古发掘的小高潮。 金牌含金量超过九成,汉代流传至今两千多年居然没有变形,实在是意外之喜,专家们连忙将他放进了博物馆,还在旁边写上了年代重量等详细信息。 经过研究,博物馆认为这是匈奴的领袖用来当做腰带的扣头,因为金牌后面有两个横扣,很有可能是专门为某个人量身定制的,可惜现在已经不知道是谁了。 金牌后来经过多次转移,现在收藏在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信息来源:奇闻大视野第九季:惊羡!村民捡到匈奴“金牌”,无偿上交,当地政府大方奖励6万元

0 阅读:1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