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视力非常好,父母也没有近视眼,后来是怎么近视的呢?
我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的好朋友的无形影响。她特爱看电视,而且爱凑在电视机前面不到一米的距离看,很早就近视了。当时的视力是用零点几一点几来标注的,她当时的视力大概是0.6左右。
每次我妈叫我离电视机远点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我朋友比我离得更近。每次我的视力有一点下滑有点模糊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我朋友的视力比我更低。结果这下好了,到最后我视力一路下滑,甚至比我朋友还低。
这个朋友跟我到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个事情的。
在自己需要注意的领域,要特别谨慎的选择自己的对标对象。比如说视力是很宝贵的,那就不应该选择一个有不好习惯而且近视的朋友作为这方面的对标。更应该拥抱科学,合理用眼。
同样的,如果你想减肥,你不应该选择一个体重和身材不在你理想范围内的对标对象。你不能想他比我还重,我这也没啥。真想有一个视觉很舒服的身材,还是多少要给自己一点压力的。把漂亮的身材图片放在手机上,这也不是什么给自己焦虑,让自己知道,唉,其实我可以少吃一口,其实我可以多动一下。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道理。生活想更好一点,想经营好家庭,想多挣点钱。其实更应该选择的对标对象,是在这个领域还做得不错的人。
压力很大的时候,当然可以觉得自己还不错。但如果自己能够平衡这种压力,还有足够的潜力,完全可以想一想,别人的方法我也可以学的,我也能做到的。做到了,其实就是我自己的方法,不要介意向别人学。
不要因为和对方关系好,就自觉地带入了他的语境。你要谨慎的思考,他在这方面做得好不好?因为你和他人的关系,无论多么亲密,终其一生来看,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和自己,在这有限的一生里,能不能真正的活出自己的心意?
有时候朋友不一定能带你上进,朋友更多是温柔乡舒适区和安全阀。除非你自己有决心,真的要改变。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关系,而是方向。哪怕对方是敌人,你能从中间读到方向,你也是不怕的。
这个思维的转变其实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