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陈赓介绍敌中将:这是我兄弟,毛主席却说:不用介绍,我知道他是什么人。 1957年,陈赓带着一对夫妇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的观众席。当时,毛泽东正在专注地观看一场戏剧,陈赓走到主席身旁,神情郑重,轻声说道:“主席,这是我的一位老同学,也是我的兄弟,他曾为秋收起义提供了几百支枪。” 毛泽东闻言,转头注视着站在陈赓身后的那位中年男子。片刻的凝视后,毛泽东的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你不用介绍,我认识他。唐老四,唐生明嘛。” 由于家里已有多个孩子,唐生明从小便在哥哥唐生智的庇护下成长。唐生明的不羁性格,常常令家人头疼。尤其在私塾求学期间,他经常与同学一起捣乱课堂,扰乱秩序。面对弟弟的顽皮,唐生智决定请一位严厉的老师来教育他。 毛泽东当时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执教,唐生智看中了毛泽东的教育理念和为人处世,便邀请他帮助指导唐生明。在毛泽东的熏陶下,唐生明逐渐收敛了以前的顽劣,开始喜爱学习,树立了更为坚定的理想。 完成小学学业后,唐生明进入长沙兴会中学。之后,他受哥哥影响,进入湖南陆军讲武学堂深造。1924年,正值革命风潮不断,唐生明满怀激情,渴望投身军旅,便请求加入黄埔军校。 蒋介石为争取唐家支持,特意破格让他加入步兵科第七连,连长正是日后著名的将领陈赓。唐生明在黄埔的经历,磨砺了他的军事才能,亦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随着北伐的进行,唐生明随哥哥唐生智一同北上,参与到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之中。在战场上,唐生明英勇杀敌,很快崭露头角,并获得哥哥的赏识,被任命为警卫团团长。正当北伐顺利进行时,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清除异己,镇压共产党势力。 面对蒋介石的暴行,毛泽东决心反抗,策划秋收起义。然而,起义的计划面临着武器短缺的困境。 此时,陈赓想起唐生明,凭借两人深厚的友谊,唐生明毫不犹豫地提供了三百多支枪支和大量弹药,助力起义的顺利进行。此后,唐生明还秘密传递情报,帮助共产党成员安全撤离。 在蒋介石对唐生明逐渐重视的过程中,唐生明也在军中逐步晋升。1931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谋等职务,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命唐生明为长沙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后升任代理司令。 1938年,唐生明被调任至常德。这一调令使得他意外逃过一劫。几个月后,长沙发生了严重的大火,导致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蒋介石因此愤怒异常,将当时的长沙市警备司令处决。 唐生明原以为自己能够在常德安度时光,却未料到,这一平静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唐生明的老朋友戴笠突然联系他,催促他赶往重庆。唐生明虽然心生疑虑,但因老友的紧急召唤,他还是决定动身前往重庆。 到了重庆,戴笠为唐生明举办了一场宴会,这种热情的款待让唐生明感到事情的重大。宴会过后,戴笠直接向唐生明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潜伏到上海,伪装成汪伪政府的一员。 此举不仅充满危险,而且可能使他背上“汉奸”的骂名,唐生明心中既震惊又犹豫。但经过戴笠的再三劝说,唐生明最终接受了这个任务。 蒋介石得知后,立即接见了唐生明,并高度评价了他的忠诚与勇气。为了避免汪伪政府的怀疑,蒋介石指示戴笠散布流言,宣称唐生明因不堪忍受国民党的严格纪律,而选择叛逃,并与唐生明的兄弟关系断绝。这一切的安排,使得唐生明成为了汪伪政府眼中的“叛徒”。 唐生明抵达上海后,每天在娱乐场所中度日,尽情享受。这一举动很快被汪伪政府的间谍捕捉到,汪精卫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认为唐生明已无心政事,只想享乐。 于是,汪精卫派人接触唐生明,表示希望他加入汪伪政府。但唐生明果断拒绝,表面上以自己已厌倦官场为由,解释自己只是来上海享受生活的。汪精卫对唐生明的回答十分满意,认为他并无别的企图,遂邀请唐生明到南京赴宴。 在宴席上,唐生明与许多大汉奸进行了接触,汪精卫甚至亲自为他“辩解”,声称自己并非汉奸,而是在为“救国”而努力。 即便唐生明心中感到恶心,他仍装作顺从,默默听取这些所谓的“救国理论”。通过这一切,他成功地获得了汪伪政府的信任,并开始在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唐生明暗中积极向国民党提供情报,尤其是关于日军的动向。他通过与日本海军军官的交往,获取了有关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计划,并将这些情报送给蒋介石。 凭借这些信息,盟军对日军发起了有力反击,进一步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最终,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唐生明的“汉奸”生涯也画上了句号。
今天历史性时刻,全网这几句话让人热血沸腾!1,30.40后,一代人打了三代人应该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