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博主:日常我观察到,有的人会将非常健康的状态作为标准,对照评判自己的每一次疗效。 例如这样的人认为,头疼经过治疗后要完全不疼,失眠治疗后要安睡到天明,或者经过综合调理过,就不应该再得感冒。 有人会问,难道治疗不就是奔着健康的标准去的?不拿健康状态为标准,那要以什么为标准? 我个人认为,每一次治疗,都应该以你过去的身体状态为标准。例如头疼经过治疗后,疼的次数少了,每次疼的持续时间短了,疼的程度轻了等等。失眠经过治疗后入睡变快了,醒的次数少了,即使醒了也能很快再睡着,虽然还是很多梦,但梦境没那么紧张刺激了。身体经过综合调理,虽然又感冒了,但是精神没有以前那么差,或者恢复得比较快了。 很多病不是短时间内得的,所以也不可能都短时间内变好。当然也常有覆碗而愈,一针见效的情况出现,但我们不能将每次治疗,都按这个标准来预期。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会觉得,怎么越治越“差”了?有的人原本身体淤堵,无知无觉,治疗后变得敏感了,一阵小风吹来,都觉得凉飕飕的,这是身体变得通透敏感的表现,要精心呵护自己,养足卫气,后面才会逐渐达到真正强健的状态。 这样的人常会希望,治了就能马上恢复健康,一旦身体有反复,就会特别失望。前面我说过,让身体恢复健康的根本原因,是这个人自己的自愈能力。这个人失去信心了,疗效自然也大打折扣。 我们可以说,这种状态也是一种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个人心火旺,或者是中焦不通,上热下寒。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人的控制欲很强,焦虑急躁。从过去的经历来说,TA从小可能一直就是被这样对待或教育的,付出就要有回报,做事就要更快更好更强,有被长期洗脑的经历。 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那就是要让自己慢下来。慢慢说话,慢慢走路,慢慢伫足,看一朵花慢慢地开。你把自己的节奏调整到与天地同频,自然就会能听到身体真正发出的声音,而非头脑的躁狂。也许,只是一个慢字,就能疗愈到你。
人参、西洋参,补气应该如何选?在大家心目中,人参、西洋参是补气的,气虚都可服用。
【1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