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行业的破局路径:从“单点突围”到“全链条协同” (一)政策赋能:构建“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协同机制 1. 科学规划与数据驱动 政府需主导建立中药材种植大数据平台,预测市场需求并指导农户“该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张伯礼院士建议通过示范县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如48个“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模式,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2. 强化监管与价格稳定 国务院《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严打伪劣药材、完善价格监管机制,并建设产地储备库应对价格波动。例如,推广“三无一全”(无硫加工、无黄曲霉素、无公害、全程追溯)标准,从源头保障质量。 (二)科技赋能:从田间到临床的全链条升级 1. 生态种植与种质创新。推广苍术与玉米间套作等生态技术,提升土壤肥力与药材品质。同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突破珍稀药材仿生替代技术,缓解资源枯竭压力。 2. 全产业链追溯与数字化升级。工信部推动的中药全产业链追溯平台已覆盖457个基地、113种药材,未来需扩大覆盖范围并整合区块链技术,实现“一物一码”透明化。 (三)市场机制:以“优质优价”激活产业活力 1. 品牌化与道地化战略。子洲县通过“黄芪之乡”品牌建设,推动GAP认证和商标保护,吸引同仁堂等企业建立订单合作,实现质优价优。全国政协委员史可也建议,探索“定制药园”模式,将药企需求与种植基地绑定,稳定产销关系。 2. 临床价值导向的定价机制。张伯礼院士强调,需建立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定价体系,推动优质药材进入医保目录,并通过集中采购实现“优质优价”。 来源:高久恒说药材。
中药材行业的破局路径:从“单点突围”到“全链条协同” (一)政策赋能:构建“政
高鹏说药才
2025-04-10 22:45: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