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1725年,年羹尧得知消息自己将被问斩,索性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一个落魄秀才,并特意叮嘱孩子出生之后要姓“生”。秀才本有疑问,听了年羹尧的一番话后,立刻下跪叩首,随后带着小妾离开了。 年羹尧自小出身官宦世家,家境优越,父亲年遐龄曾任重要职务。年羹尧从年轻时便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和行政才能,尤其是在担任四川巡抚期间,凭借出色的治军能力和策略,为朝廷稳定了西藏和青海的局势。康熙帝对其非常器重,将他提拔为川陕总督,且给予重任,这使得年羹尧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年羹尧的真正崛起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他被任命为四川巡抚,开始了他在西南地区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年羹尧不仅具备扎实的军事才华,还展现出非凡的政治眼光。在四川任职期间,他表现出色,迅速建立了威望。康熙帝对他大加赞赏,并将他提拔为四川总督。 年羹尧的军事才能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尤其在平定西藏和青海的战役中,他屡次取得胜利,为清朝捍卫了西北边疆的安全。他成功平定了准噶尔部入侵西藏的叛乱,稳定了清朝在西藏和青海的统治地位。 随着雍正帝的即位,年羹尧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迎来了新的巅峰。雍正继位后,年羹尧不仅得到了更高的官职,还参与了清朝的西北军事事务。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指挥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最终将青海地区完全纳入了清朝的版图,立下赫赫战功。雍正帝对他的信任和宠爱达到了顶峰,他被封为一等公,并且成为了雍正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年羹尧在权力的巅峰时刻,逐渐展现出其嚣张跋扈的个性。他不再低调行事,甚至在与各省总督和巡抚的互动中,采取了极为不敬的态度,直呼其名、命令式的口吻使得许多官员感到不满。这种不拘礼节、桀骜不驯的行为,最终激怒了雍正帝。 年羹尧虽然在军事和政务上表现出色,但他并未懂得适时收敛,反而渐渐表现出对权力的滥用和对上级的不尊重。在与各省总督、巡抚的通信中,他直接以命令的口吻称呼对方,甚至对待雍正的旨意时,表现得极为不敬。年羹尧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雍正的极大不满,尤其是在他要求沿途的官员迎接时,更显得权力欲望过于膨胀。 雍正的耐心最终耗尽。在年羹尧上奏的案件中,雍正多次表示对他不满,但年羹尧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雍正最终决定采取果断行动,开始对年羹尧进行整顿。他先是将年羹尧革职,并将他从西北调往杭州,逐步剥夺其权力。然而,年羹尧依然没有悔改,仍继续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并且不愿意低调行事。 年羹尧的遭遇迅速恶化。在雍正下令逐步收拾他的家族和同党之后,年羹尧的局面变得愈加严峻。雍正不仅剥夺了年羹尧的所有职衔,还开始调查年羹尧曾经推荐的官员和他在任职期间的种种不法行为。那些年羹尧提拔的“年选”官员,几乎都遭到了严厉的惩处,不少人被斩首或流放。 年羹尧的显赫地位在雍正三年(1725年)急剧下滑。雍正帝对年羹尧的不敬行为积怨已久,终于决定采取行动。年羹尧被革职,调任杭州将军,而雍正帝进一步下令削夺其所有职务和爵位,并把年羹尧押解进京审问。在随后的审理中,年羹尧被列举出九十二项罪状,其中涉及滥用职权、受贿、作威作福等多项恶行。雍正帝尽管对他曾有过较高的期待,但由于年羹尧的嚣张跋扈和不知收敛,最终决定给予他自尽的命令。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年羹尧把杨海棠叫到了府上。在昏黄的烛光下,年羹尧的脸上写满了愁苦和无奈。他拉着杨海棠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老杨,我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但我放心不下肚子里的孩子。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收养我的小妾,待孩子出生后,让他姓'生'。" 杨海棠听罢,不禁愣住了。他不明白年羹尧为何要让孩子姓"生"。年羹尧看出了他的疑惑,苦笑道:"生,取自'年'字。我希望孩子能在艰难中求生,延续生命的希望。这是我对他最后的祝福。" 杨海棠被年羹尧的话语打动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年羹尧行礼,郑重地应允了这个请求。从那以后,杨海棠便带着年羹尧的小妾离开了京城,来到了这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庄。 几个月后,一个男婴呱呱坠地。杨海棠依照年羹尧的嘱托,给孩子取名"生荣",寓意生生不息,荣耀不朽。杨海棠视生荣为己出,悉心照料,把他抚养成人。 年羹尧的妻子、儿女都受到了牵连。年羹尧的妹妹,曾是雍正的宠妃,因家族关系而受到牵连。最终,这位贵妃在年羹尧案发后,身体迅速衰弱,最终因病去世。年羹尧的儿子年富,也因为参与政事而被斩立决。年羹尧的其他子女则被发配边疆,过上了孤苦伶仃的生活。 年羹尧的妻子和家人也受到了极大的牵连。年羹尧的妻子虽然是宗室的女儿,但在年羹尧被废除后,她的命运也并不如意。她被迫返回娘家,孤独终老。年羹尧的女儿原本已经与曲阜孔氏定下婚约,但年羹尧的罪行让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参考资料 郭琪,从云端跌落黄泉的大将军<期刊>信息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古代史;《中国档案》,201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