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易经看透了会怎么样? 《易经》中有两句话,可以看做《易经》的纲领,也是中

长江有大中 2025-04-10 23:42:15

如果把易经看透了会怎么样? 《易经》中有两句话,可以看做《易经》的纲领,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根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就如倚天剑和屠龙刀,太过锋利,太过厚重,还是没有剑柄,没有刀柄的倚天剑和屠龙刀,让人无处着手。 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强不息呢?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厚德载物呢? 从文王演周易,已经三千多年了,各种解读都是玄之又玄,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最大弊病,主要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学,而没有衍生出哲学,和科学。 玄学,哲学,科学,还有神学,是人类的四种基本意识形态。 玄学的本质特征是随机性。 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可能性。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确定性。 神学的本质特征是绝对性。 四种基本意识形态,可以看做物质的量子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按照这个逻辑,从玄学,到哲学,再到科学,实质上就是找出随机性,与可能性,与确定性的联系。 俺也找了很久,终于发现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关键,那就是——先验和涌现。 自强不息的关键在于——先验。 厚德载物的关键在于——涌现。 先验,也就是源自经验又超脱于经验,源自感觉又超脱于感觉的先知先觉,和预判引领。 能够先知先觉的人,即先知,能够预判引领的人,即领袖。 涌现,主要是指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能够超脱于个体而产生新的属性,新的规律。 涌现,主要有两大关键,一是更多的独立性,二是更大更集中的整体性,也有两大特点,一是超脱跃迁,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状态,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二是不可逆,高层次高维度并不能逆向推演出低层次低维度。 只要理解了涌现,就会产生新的世界观,因为,世界,宇宙,生命,很可能都是涌现的产物,既超脱跃迁,又不可逆。 因此,杨振宁说的造物主,根本就不存在,因为,造物主存在的逻辑是因果决定论,是可逆的,如果世界是超脱跃迁的产物,是不可逆的,那么,基于因果决定论的所谓造物主,也就不存在。 先验,既是思维认知,又是实践精神。 思维认知,主要体现在先知先觉方面,而实践精神,则主要体现在预判引领方面。 例如,一个人从未来穿越了回来,知道了明天的彩票大奖号码,也算是先知先觉了,但知道是一回事,去买彩票,又真正中了大奖,拿了奖金,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的穿越小说,基本的主线都是这种作弊的先验。 先验,本质上也是一种涌现,主要源自整体性思维,或系统性思维。 理解了先验涌现,整个世界仿佛豁然开朗,中国文化思想的脉络也基本显现了出来,那就是——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趋势。 因此,中国哲学,也就是趋势哲学,核心就是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实质就是个体向整体的衍生演变,和超脱跃迁。 具体性,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主体的独立性,二是客体的独立性。 因此,独立性向整体性的衍生演变,和超脱跃迁,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三位一体,或三性合一,这便是阴阳太极的思想。 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再将中国的趋势哲学,跟西方的逻辑哲学,比较分析一下,中国哲学的脉络就会更加清晰。 中国哲学的核心关系是独立性与整体性,西方哲学的核心关系是具体性和抽象性。 但是,中国的趋势哲学,不是二维关系,而是三维为关系,也就是主体,客体,和载体的三为一体,或三性合一。 西方的逻辑哲学,则主要是二维关系,具体性与抽象性,即实与名,因此,西方哲学又可称为名实之辩。 名主要是抽象性,后来基于数学,产生了演绎法,而实则主要是具体性,后来基于实验实证,则产生了归纳法。 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强调演绎法,英国的经验主义,则强调归纳法,两派争论不休,直到康德才将两派嫁接整合了起来。 康德嫁接整合的方法,主要是提出了物自体和二律背反。 只要还有点脑子,有点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感谢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宝藏。 《易经》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总纲。 只要理解了什么是先验,什么是涌现,理解了阴阳的独立性,和太极的整体性,就会融汇贯通,豁然开朗,将玄学,哲学,和科学贯穿起来。 玄学,哲学,和科学,并不是对立的,更不是有你没我的关系,就如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先验与涌现是三维趋势哲学的根本,演绎与归纳是二维逻辑哲学的根本,中心与至上则是一维极化哲学的根本。 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都是中心和至上的一维极化思想为主,只有少数人才具有演绎归纳的能力,而具备先验涌现能力的人,则很是稀有。 所以,理解《易经》,理解中国的趋势哲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易经》和趋势哲学,而在于大多数人的能力不够,理解不了。 就如我们的老祖宗,明明给我们留下了一大堆宝藏,很多人不认识,却当成了废物。

0 阅读:4
长江有大中

长江有大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