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60岁生日宴,王芳连喝10杯茅台,几年后主席又送给他10瓶! 1974年

佳说历纪 2025-04-11 03:10:07

毛泽东60岁生日宴,王芳连喝10杯茅台,几年后主席又送给他10瓶!

1974年10月29日下午,两名工作人员来到王芳面前,为他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王芳同志,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经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批准,您已经解放了。" "同志"二字在王芳耳中已经消失了整整七年。此刻听到,心情无比激动。更让他震撼的是,工作人员递上一张批示复印件,白纸黑字地写着:"王芳,我看无问题,似应解放。"落款是毛泽东的亲笔签名,日期是1974年10月28日。毛主席还特意加上一句:"此人我很熟悉。" 这短短十个字,让曾经的浙江省公安厅长重获新生。 回到家中,王芳才从家人口中得知真相:毛主席和周总理早在三四年前就为他说过话,本该早就解放,却因各种原因拖到了现在。 原来,早在1970年,当机要秘书谢静宜向毛主席汇报王芳情况时,毛主席看过报告后立即表示:"是他,就是浙江的王厅长。"毛主席显得十分生气:"对王芳抓着不放?说王芳想害我,我不信。" 毛主席连连质问:"王厅长我熟悉他,他哪里会反对我呢?他反对我干什么呀?他反对我,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呀?我每年都要去杭州几次,他是负责保卫我的。他要是想害死我,我不早就死了吗?还能活到今天呀?" 这番话深刻反映了毛泽东对王芳的信任。在毛泽东一生中,他到杭州住过40多次,而王芳直接负责警卫接待的就有38次。这种频繁接触与深厚情谊,源于1953年年底的那次重要相遇。 那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来杭州。12月26日,适逢毛泽东60岁生日,尽管毛泽东没有过生日的习惯,但作为地方负责人,王芳和同事们还是想为他改善下伙食。为避免毛泽东察觉是为过生日而操办,他们以浙江省委接风名义,在汪庄的小餐厅里准备了两桌简朴的生日便宴。 王芳安排在毛泽东那桌就座,这是他第一次与毛泽东同桌用餐。席间气氛热烈,酒过三巡,毛泽东和王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份情谊跨越21年,直至1974年的那张批示,毛泽东用坚决的态度给王芳平了反。 后来,王芳重返工作岗位,接替罗荣桓担任公安部长,并于1990年兼任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他积极开展禁毒工作,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2009年去世,享年90岁。 王芳有一个珍贵的宝贝,那是毛泽东亲自送给他的一瓶陈年茅台。回忆起获得这瓶酒的经过,还得从那次北京之行说起。 那年,王芳到北京参加全国公安工作会议。报到第一天晚上,他便直奔中南海丰泽园拜访毛泽东。两人相谈甚欢,毛泽东几次挽留不让他走,"还早呢,再聊一会儿嘛。"聊天中,毛泽东肯定了王芳的工作态度:"看来你的群众观念大大增强了嘛!" 临别时,毛泽东说:"你坚持要走,我就不强留了,你平时工作很忙,难得有机会到北京来一次。我没什么东西送你,你喜欢喝酒,我就送你几瓶茅台酒吧。" 王芳激动地道谢后,跟着工作人员到旁边的小房间,装了整整10瓶茅台酒才告辞离开。回到住处后,已是午夜时分,同行的同志们听说这是毛泽东送的酒,争相前来一睹为快。王芳大方分享,人人都如获至宝,只有一瓶被他偷偷藏在了被子底下。 这瓶珍藏的茅台是土黄色的陶瓷酒瓶,一看就有些年代了。轻轻晃动,瓶中酒液约七八成满,是长期存放自然挥发的结果。爱酒懂酒的王芳立刻断定,这绝对是地道的陈年老窖。 这份礼物背后,是毛泽东对王芳工作的肯定和信任,也与他们在杭州山水间建立的深厚情谊密不可分。毛泽东曾对杭州有个特别的"规矩":"来不迎,走不送,不叫不到。"他甚至称杭州为"第二故乡"。 在这座山水城市里,毛泽东和王芳共同登过北高峰、玉皇山、凤凰山等众多名山。登山途中,两人常常畅谈古今。一次在玉皇山上,毛泽东问王芳知不知道这些神像是谁,当王芳对答如流时,毛泽东笑着说:"你这个公安厅长很称职嘛,不但对活的人心里有数,而且对这些神仙也一清二楚,你是不是查过他们的户口啊?" 在九溪十八涧,毛泽东还与王芳探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提出关公其实不姓关的问题。当王芳回答关公姓关时,毛泽东纠正他:"关公是指关为姓",并讲述了关羽因逃避官府追捕,看到高大森严的关门,随口改姓的故事。 山间漫步也带来了深刻教诲。一次在乡间避雨,毛泽东制止了王芳想要向老大爷借凳子的行为,严肃地问:"老人重要,还是我重要?"并教导他:"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群众纪律,更不能损害群众利益,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都要自觉遵守!" 有一次,毛泽东突然要求外出散步,导致整整"失踪"了四小时。他带着王芳登上狮子峰、五云山,直到太阳落山才在王芳的催促下返回。回程时,他们走上一条人迹罕至的"近道",险些迷路。毛泽东却豁达地说:"这里没有路,那我们就给杭州人民走出一条路来。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