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福州军区副司令皮定均中将外出出差,途经无锡181师驻地。秘书提议:“首长,181师是您的老部队。师里同志打来电话,请您去看一看。”皮副司令一听,断然拒绝回答:“不准瞎说,部队哪是某个人的?” 1963年,皮定均中将,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外出办理公务。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经过无锡时,秘书提议顺便去看看无锡181师的驻地。 秘书提醒皮定均,181师曾是他曾经所在的部队,师里的一些同志也打电话邀请他前去。听到这些话,皮定均立刻作出拒绝回答,语气坚定:“不准瞎说,部队哪是某个人的?”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13纵队37旅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正式更名为第61军181师,开创了新的篇章。此次编制变动后,原37旅的第109、110、111团被重新编号为第541、542、543团。 新成立的181师在部队历史中获得了“皮旅”这一别名,这不仅仅是因为其编号的变化,更因为该师的前身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使其在战场上声名远扬。 这支部队的英勇历史可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它作为中原军区第1纵队的1旅,参与了中原突围等关键战役,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 尤其是在艰难的突围过程中,部队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战友和民众,因此获得了“皮旅”这一荣耀称号。除了中原突围外,这支部队还与日军、伪军及顽固派势力作战超过200场,打破了敌人的封锁线,巩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爆发后,181师继续以其坚强的战斗力活跃在各个战场上。它不仅在华北、华东等地屡次出击,还多次被指挥员视为主力部队,参与了重大的战役。特别是在1950年11月,该师编入第60军,并迅速投入到新的战斗任务中。 1951年3月,181师被派往朝鲜,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181师表现出色,歼敌1.7万余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支劲旅。 经过朝鲜战役后,181师于1953年9月回国,并根据新的作战需求对部队进行了调整。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部队增设了炮兵团,提升了火力支援能力。 1960年4月,181师承担了新的任务,负责接待外军,并且在随后几个月中原第180师的538团调入该师,保留了第543团的番号,而原第543团则被调出。 1969年12月,随着军队番号统一,181师被改为第180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部队不断参与到不同的战斗任务中,并在1976年1月,根据南京军区的指示,部队从苏北调防至无锡,开始与这座城市建立深厚的联系。 进入1980年代后,第180师开始恢复其荣誉番号。1985年1月,181师的番号再次复原,同年9月,该师被调归第1集团军,并重新执行乙种步兵师编制。 1996年10月,第181师的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部队被移交给武警部队,改编为武警机动第181师,继续驻扎在无锡。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作为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无锡不仅拥有长江的水运通道,还连接着多条重要的铁路干线。 无锡的区位优势使得它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江阴,作为“江防门户”的战略地位,自解放战争以来便备受重视。1949年4月,渡江战役期间,江阴的易手有效减少了我军的伤亡,并加速了战役的胜利进程。 无锡不仅是交通要地,也是华东地区的粮食生产基地,这为其在后续的军事与经济发展中提供了持续的支持。 无锡的交通便捷性更是其成为重要军事基地的原因之一。早在20世纪初,沪宁铁路的通车就使无锡成为南京与上海之间的关键中转站。随着1950年代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及其后逐步完工的京沪铁路,无锡在全国铁路网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京沪铁路作为南北重要的交通线,无锡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连接东南与华北的重要枢纽。此外,长江水道的通行便利也为无锡提供了与周边城市以及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这无疑对军事机动及物资调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无锡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实力雄厚。无锡自清末民初开始,便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前沿城市之一。到1990年代,无锡的GDP已居全国前列,工业产值尤其突出 无锡的纺织、缫丝及面粉产业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后,该市的工业发展进一步加速,尤其是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使得无锡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为第181师的驻地选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外,历史的延续性也是无锡作为驻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军事体系内,部队的更名与调动往往会考虑到历史的继承与成本的节约。 第181师原本属于江苏地区的某些战区,通过将其驻地设定在无锡,部队能够快速适应并继续发扬原有的战斗精神和工作作风。
在江浙沪跑高速的老司机都懂沪蓉高速过了常州就像被下了魔咒无锡段堵车能堵到你
【1评论】【1点赞】
1100032
小编,60年代,181师驻地在苏北,师部在涟水。
安然
皮定均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