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洪学智看上了女兵张文,但当他主动示好时,张文却嫌弃洪老满脸麻子。就在两人僵持之际,张文的二哥说了一句话,促成了这桩姻缘。 1936年4月的瞻化县,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这座位于川西甘孜地区的小城镇,只有百十户藏民,却成为了一段佳话的起点。 红四方面军刚刚翻越夹金山,来到瞻化县城。部队进行短暂休整,军队高层决定举办一场全军运动会。 班长张文是个聪明的姑娘,她深知自己的班级在演戏跳舞方面比不过文工团。张文思来想去,决定带领全班参加歌唱比赛。 台上的张文年仅十七岁,唱起了《捉活牛歌》和《打骑兵歌》。战士们听得如痴如醉,掌声经久不息。 张文领奖时,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洪学智。这位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今年23岁,个头不高,满脸麻子。 洪学智和张文握手时说了句"熙泽同志,你们的歌唱得不错"。这句简单的话,却让他记住了这个爱唱歌的姑娘。 原来张文有个小名叫熙泽,这是供给部的同志们都知道的事情。洪学智一直关注着这个年轻的女兵班长。 其实早在张文调到供给部时,相关负责人就向洪学智介绍过她的情况。一个出身贫苦,但性格开朗的女战士。 洪学智看到张文的第一眼就被她吸引了,不仅因为她能歌善舞。更重要的是,张文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坚强又乐观。 但洪学智也很清楚,自己满脸麻子的样貌是个障碍。这些麻子是他八九岁时得天花留下的印记。 那时的洪学智在一家纸店当学徒,得病后被老板赶了出来。他独自躲在破庙里,靠着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 从那以后,洪学智的性格变得有些内向,说话也不太多。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对同志们的关怀,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这个春天里,洪学智决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他找到了供给部的谢启清政委,表达了想要追求张文的想法。 谢启清政委是个热心肠的人,他一听说这事就表示愿意帮忙。他立刻联系了军长王宏坤和参谋长陈伯钧的夫人们,一起商量牵线的事情。 军长王宏坤的爱人冯明英和参谋长陈伯钧的爱人何克春很快找到了张文。她们把张文带到了谢政委的办公室,屋里已经坐了好几位首长。 张文站在屋子中央,规规矩矩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谢政委开始向她介绍洪学智的情况,说起他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 张文听完后,第一反应就是洪学智脸上的麻子。她之前只是远远地看过洪学智几次,对这个满脸麻子的首长没有太多了解。 谢政委看出了张文的顾虑,便详细讲述了洪学智的成长经历。从八九岁当学徒,到得病被赶出店门,再到后来参加革命的经历。 张文默默听着,对洪学智的印象慢慢有了改观。但她仍然没有立即答应,只说要回去考虑一下。 回到宿舍后,张文找到了自己的二哥张熙汉。张熙汉在部队里也是一名战士,对妹妹的婚事非常关心。 张文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了二哥,说起洪学智的条件和自己的担忧。张熙汉听完后,笑着拍了拍妹妹的肩膀。 "虽然我们是兄妹,但也是革命战友,这件事只要你愿意,我绝不会说半个'不'字!"张熙汉的这句话让张文茅塞顿开。 二哥的话点醒了张文,革命战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见了谢政委。 谢政委看出张文还有些犹豫,便安排何克春带着她去见洪学智。洪学智当时住在瞻化城外的山坡上。 在那次见面中,洪学智主动提起了自己脸上的麻子。他说自己因为这些麻子,一度变得沉默寡言,觉得比别人矮一截。 张文听完洪学智的话,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她看到的不再是一张满是麻子的脸,而是一个坚强的革命军人。 洪学智也向张文表明了心意,说除了打仗和工作,他希望能有个志同道合的妻子。如果张文不愿意,他们还是可以做互相尊重的战友。 这番真诚的交谈让张文下定了决心。她直接对洪学智说,只要他不嫌弃,她愿意嫁给他。 洪学智听到这个答复,显得异常兴奋。他提议趁着部队休整的时候,抓紧把婚事办了。 1936年6月1日,洪学智和张文在政治部办公室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军长王宏坤和他的爱人冯明英,以及多位首长都来参加了婚礼。 新婚的甜蜜时光转瞬即逝,两个月后,洪学智接到命令要带队开赴抗日前线。这一分别就是整整三年。 三年里,张文没有收到过丈夫的任何消息。有人劝她重新找个对象,但她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 1938年5月,张文在延安清凉山的窑洞里重逢了丈夫。洪学智站在山坡的小道上向她挥手,这一幕定格成了他们最珍贵的记忆。 1939年7月,张文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醒华。但战争的残酷很快就打破了这份平静。当时部队要穿过日军的封锁线,婴儿的哭声可能会暴露目标。 洪学智不得不将女儿托付给山西的一户农民。他恳求老乡收养孩子,如果他在战争中牺牲,就把孩子当亲生女儿养。 这一分离持续了十二年,直到1951年,张文才找到了女儿。当时女儿已经被养父母取名为红红。 养母白银翠含泪将孩子还给了张文,红红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个女儿后来写信给养母说,她永远都有两个妈妈。
1936年,洪学智看上了女兵张文,但当他主动示好时,张文却嫌弃洪老满脸麻子。就在
风城春史呀
2025-04-11 11:54:23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