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特务们将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牢牢捆住,又用针头扎进她的大腿,谢葆真顿时发出惨叫,挣扎不到10秒,就停止了呼吸。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城,寒风凛冽。驻守西北的杨虎城将军和张学良一道,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事变的根本目的是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经过多方势力的调停,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但这个结果对杨虎城来说,却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蒋介石表面上接受了停止内战的条件,暗地里却开始布局清除异己。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长期软禁,而杨虎城则被剥夺了军权,被迫离开他戍守多年的西北。 1937年初,杨虎城被派往欧洲考察,实则是变相的流放。在国外期间,杨虎城始终关注着祖国的局势,他清楚地知道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日益膨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打响。远在海外的杨虎城闻讯后立即行动,他多次致电南京政府,请求归国参战。 面对日寇的入侵,杨虎城希望能重返军队,为保卫国家出一份力。然而,蒋介石对这位昔日的部下始终抱有戒心,对他的请战置之不理。 直到1937年12月,南京即将沦陷之际,杨虎城终于收到了蒋介石的回电。电文中,蒋介石邀请他前往南昌商议军事。 满怀期待的杨虎城立即启程返回祖国,直奔南昌。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设下的圈套。 杨虎城刚抵达南昌,就被戴笠的人马秘密扣押。从此,这位曾经驰骋西北的抗日将领,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囚牢生涯。 在被囚禁期间,杨虎城被频繁转移关押地点,从南昌到湖南,再到重庆,始终处于严密监控之下。这种转移不仅让外界难以得知他的下落,也让他的家人无法及时找到他。 此时的杨虎城,已经完全看清了国民党当局的真实面目。但是在高墙之内,他除了等待,已经别无选择。 1937年底,得知丈夫被囚禁的消息传到西安后,谢葆真立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她带着年仅七岁的儿子杨拯中,踏上了寻找丈夫的艰难之路。 谢葆真此时已经是五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孩子才刚满周岁。她将年幼的孩子们托付给亲人照看,只身带着长子前往南昌。 到达南昌后,谢葆真很快就落入了早已设下的陷阱。军统特务以见面为由,将这对母子也一同关押了起来。 在监狱中,谢葆真一年后才得以见到丈夫杨虎城。这次相见不是在探视室,而是在阴冷的牢房里,她也已经从探亲者变成了囚犯。 随后的日子里,一家三口被频繁转移。从南昌到湖南的监狱,再到湖南深山里的一处山洞,最后辗转到了重庆的监狱。 在这段艰难的囚狱生活中,谢葆真又怀孕生下了两个女儿。第一个女儿出生在狭小阴暗的牢房里,由于环境恶劣,营养不良,仅活了八天就夭折了。 1941年,谢葆真再次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杨拯贵。为了给婴儿找到奶妈,他们不得不向看守他们的特务求助。 随着时间推移,特务对谢葆真的迫害越发严重。因为她的共产党员身份,谢葆真经常遭受特殊对待和折磨。 在无尽的痛苦中,谢葆真开始了绝望的反抗。她先是绝食抗议,但被特务强行灌食葡萄糖维持生命。 她曾试图吞下自己的结婚戒指自尽,却被特务发现并抢救。每一次自杀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却让她遭受更多的折磨。 在这段时间里,谢葆真写下了大量家书,希望能传递出去让家人知道他们的处境。但这些信件没有一封能够送达亲人手中。 看守们发现谢葆真求死的决心越来越强,于是在1947年初将她单独关押。 此时的杨拯中已经长大成人,但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苦难。他亲眼目睹了妹妹的夭折,目睹了母亲遭受的种种折磨。 1947年2月28日,农历除夕之夜,重庆监狱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军统特务们闯入谢葆真的牢房,将她牢牢捆住。 特务们拿出一支针筒,强行将药物注射进谢葆真的大腿。短短十秒钟后,这位坚强的女性停止了呼吸,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6岁。 得知妻子离世的消息后,杨虎城一再请求保留妻子的遗体。特务们最终同意让他将妻子火化。 杨虎城用几块从监狱里找来的旧木板,亲手钉制了一个简陋的骨灰盒。 1949年初,国民党在全国战场上节节败退,大势已去。蒋介石在准备撤退台湾前,下达了一道秘密处决令。 为了不惊动外界,特务们没有使用枪支,而是选择了更加残忍的方式。他们用匕首将杨虎城和他的儿子杨拯中刺死在牢房中。 父子二人的遗体被秘密掩埋在重庆"戴公馆"左侧的花坛内,杨虎城随身携带的那个装有妻子骨灰的木盒也一同被埋入土中。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获得解放。中共立即组织人员寻找杨虎城一家的下落。 在知情人的指引下,工作人员开始挖掘"戴公馆"的花坛。很快,他们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在尸体脚边放着一个小木箱。 继续挖掘,工作人员又发现了一具年轻人的遗体。经过仔细辨认,确认这就是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儿子杨拯中,木箱中装的则是谢葆真的骨灰。
“军统局内有地下党!”军统头子戴笠闻讯震怒,刚要下令缉拿“内鬼”,但看到名字后,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