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熟睡中的冯运修,突然感觉不对劲,好像是日军包围他家了。他从枕头下摸出手枪,悄悄走到厨房,准备烧毁机密文件,但下一秒,日伪特务出现在了他家墙头! 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军统和中统的锄奸行动外,还有一支由爱国学生组成的“抗日锄奸团”。 这个学生组织的成员多为出身名门的年轻人,虽然家境殷实。 这些学生中,冯健美是民国元老熊希龄的外孙女,郑孝胥的孙子郑统万、孙女郑昆仑也都参与了这场行动。 冯运修,作为冯健美的表弟。 冯运修的姨夫正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名汉奸,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正是凭借这一特殊的关系,冯运修通过其身份在敌人内部安插了眼线。 这个团体的成员主要负责一些小规模的破坏行动,比如纵火和炸弹爆炸,这些行为虽然规模较小,但却足以震慑敌人。 天津中日中学的火灾就是一个例子,尽管损失惨重,但却给学校的日常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之后,抗日杀奸团还计划对其他被日本人收买的设施进行破坏。 光陆电影院和国泰电影院便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这些电影院被日本人用来进行宣传,播放亲日的电影。 杀奸团的成员计划利用混乱制造燃烧弹爆炸,迫使观众撤离。 1940年,正是七七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方面在北平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 当时,冯运修等人得知庆典背后有一股汉奸势力在策划宣传亲日思想。 目标锁定了《新民报》的主编吴菊痴和新民会副会长陈辋子。 冯运修负责刺杀吴菊痴。 当天,他将自己伪装成一名小市民,带着手枪骑着自行车守候在大街上。 原计划是通过酒店动手,但由于考虑到现场人员太多,行动小组选择在街头实施暗杀。 庆典活动结束,吴菊痴乘坐黄包车准备回家。 在途中,黄包车被一队出殡的队伍挡住。 这时,冯运修迅速上前,用无声手枪对准吴菊痴的头部开枪。 冯运修借着周围的喧闹迅速逃离现场。 这一行动甚至引起了日伪特高课的高度警觉。 日方特务甚至未通知当地警方,并秘密展开调查。 很快,冯运修的身份被暴露,特务闯入其家中抓住冯运修的父亲,威胁其投降。 冯运修在自家卧室中展开了激烈的抵抗,击毙特务头子袁规。 然而,最终冯运修还是壮烈牺牲。 与冯运修一起执行任务的北大学生叶于良,也在之后被捕。 在监禁期间,日伪特务劝说叶于良放弃抵抗,劝他顾及父母的感受,但叶于良毅然回应选择忠于国家。 他最终英勇就义。 抗日锄奸团还进行了很多次活动。 1939年4月,程锡庚带着家人走进了天津的一家电影院。 程锡庚是当地有名的汉奸,他的名字早已列入了天津抗日团的锄奸名单中。 一周前,天津抗日团接到了一份来自国民党的密电,列出了包括程锡庚在内的多个汉奸名单。 天津抗日团的成员们立刻决定行动。 程锡庚成为了第一个被选中的目标。 最初,抗日团成员们计划直接潜伏在程锡庚家附近,等他外出时一举杀掉他。 然而,程锡庚住处离巡捕房极近,执行任务的风险太大。 成员们决定改变策略,派一名成员混入巡捕房。 几天后,团员们发现程锡庚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 于是,成员们决定利用这一机会。 当天下午,几名成员悄悄潜伏在电影院附近,终于在影厅外看到程锡庚的身影。 他们买票进入了电影院。 电影接近尾声时,成员们还没能确定程锡庚的位置。 19岁的祝宗梁找到放映员,请他在银幕上打出几个字:“程经理外找。” 当程锡庚看到屏幕上的信息时,迅速起身准备出去查看,而他的妻子察觉到不对劲,立刻拉住了他。 程锡庚犹豫了一下,但祝宗梁已趁机靠近,并在短短几秒钟内用手枪连射四枪。 刺杀行动迅速完成,混乱的影院内人们四散逃开。 祝宗梁也趁乱逃出了电影院。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顺利时,却收到来自国民党的密电,得知日军已抓捕了四名军统人员,认定他们为杀害程锡庚的凶手。 国民党要求天津抗日团向日本人自首,约定日后借助香港的政治庇护成功脱身。 三个月后,抗日团成员顺利脱离险境,返回天津。 参考文献:[1]刘岳.浅析抗日杀奸团“锄奸”活动[J].抗战史料研究,2012(2):60-70
1940年,熟睡中的冯运修,突然感觉不对劲,好像是日军包围他家了。他从枕头下摸出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11 18:47:49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