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规,引爆半导体涨停潮!4月11日,半导体掀起了涨停潮。富满微、纳芯微、思

庚黑星君 2025-04-11 19:04:21

重磅新规,引爆半导体涨停潮!

4月11日,半导体掀起了涨停潮。

富满微、纳芯微、思瑞浦、圣邦股份等多股盘中均“20cm”涨停,另有多股盘中涨幅超过10%或涨停。

ASIC芯片、先进封装、半导体、汽车芯片、光芯片等概念涨得火爆。

港股半导体股亦集体大涨,其中,华虹半导体大涨16%,脑洞科技涨近15%,英诺赛科涨超12%,贝克微涨超11%。

原因跟一则新规有关: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通知,“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通知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大概解释下,半导体产业链简单可分为设计→制造→封测→终端应用四个环节。

其中,流片属于制造环节,指的是将设计好的集成电路(IC)版图数据,交给晶圆代工厂进行试生产,把设计变成实物。

这是芯片从设计到量产的核心环节,初步验证芯片的制造工艺是否可行。

依据新规,芯片原产地仅以流片地为准,封装、封测环节变得不再重要。带来的好处很多:

一是,贸易战之下,可以打击“虚假原产地”申报行为。假设芯片在美国流片,在中国封装,按新规原产地就要申报美国,这样没法通过其他国家封装来规避84%关税。

二是,如果企业不想交想84%关税,就要选择流片环节在国内生产的芯片。这就给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吸引了更多订单,加速国产替代。其中中芯国际,就是全球第二大晶圆厂。

同时还给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外资企业一点压力,加速它们在中国布局的产能。

三是,流片订单增多,继续带动半导体材料、设备及零部件供应商接到更多订单,像北方“老大哥”的刻蚀机大概率会需求很大。这利好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清溢光电、路维光电等国产厂商。

根据海关数据,我国对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2024年中国进口芯片数量达到5492亿块,同比上升14.5%,进口金额为3856亿美元(约合2.8万亿元),同比上升9.5%。

同期,全球芯片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250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中国进口了全球约62%的芯片。

新规之下,要想把芯片卖给中国,选择流片在中国制造的芯片才是最省成本的。

海关数据还显示,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半导体类商品合计1230亿元,占自美国进口总金额11%。

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1.14亿元,进口2.8万亿元,逆差1.6万亿元,自美集成电路进口金额836亿元,占我国净进口仅5%。虽然该占比看似不高,但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有助于提升国产采购比例。

而且,仅英特尔、应用材料2024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高达236亿美元,超过了我国从美国本土进口半导体类商品金额总和。若我国扩大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将会大幅度提升对美国半导体的反制效果。

而美国本土晶圆厂所生产芯片将受影响最大。

资料显示,美国本土产能最大晶圆厂主要为TI和Intel,TI主要生产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intel主要生产X86架构的CPU。这两者受关税影响,将利好国内产能,削弱他们的市场份额。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