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年,耶律洪基打了萧皇后一顿,逼她用白绫自尽,后来,他还觉得不解气,扒光了萧皇后的衣服,用草席将她裹着,扔到她娘家门口。 萧观音父亲萧惠为辽兴宗的舅舅。 自幼她才艺出众,尤其擅长弹琵琶。 她的诗词音律皆为一绝。 当时的辽朝贵族十分看重血统的纯正,贵族们普遍遵循与同姓通婚的传统,尤其是皇室。 萧观音才貌双全,最终成为了耶律洪基的妻子。 尽管按辈分来说,耶律洪基应当称萧观音为姑姑,但在当时没有明确的近亲结婚限制,两人最终成婚。 13岁时,萧观音便与耶律洪基成婚,过了两年,耶律洪基登基为帝,立她为皇后。 二人恩爱有加。 有一次,耶律洪基与萧皇后一同狩猎,经过伏虎林时,他让萧皇后即兴作诗,萧观音即兴作出《伏虎林应制》,其诗才令耶律洪基大加赞赏。 此后,耶律洪基对萧皇后的宠爱愈加深厚,两人育有三位公主和一位皇子。 在咸雍元年,道宗为其年仅八岁的独子耶律浚册立为皇太子。 几年之后,皇太子耶律浚在16岁时迎来了他的大婚。 太子的新娘,萧骨浴,出自萧氏家族的三房。 婚后的几年里,一位健康的孙子耶律延禧的出生。 然而,道宗的宠臣耶律乙辛开始通过巧妙的政治联姻和权力拉拢,逐步取代了昔日的贵族势力。 作为自视甚高的枢密使,乙辛并不甘心看到太子浚继位后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 最初,乙辛并未直接针对太子,而是通过阴谋对懿德皇后萧观音发起了攻击。 萧观音与道宗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 与此同时,耶律重元家的婢女单登因其音乐才艺,得到了耶律洪基的宠爱,但萧皇后却因其出身而坚决反对,最终使单登未能入宫。 单登与耶律乙辛的小妾有着密切关系,得知单登对萧皇后的怨恨后,耶律乙辛开始策划如何陷害萧皇后。 萧皇后发现权臣耶律乙辛的权力不断膨胀。 萧皇后向道宗提出了建议,劝诫他不要沉迷于游猎而忽视国事,也不要将政务完全交给乙辛。 道宗接受了萧皇后的建议,决定让太子耶律浚参与政务,并加以监督乙辛的行为。 太子仁爱刚正,开始对乙辛的权力进行限制。 乙辛开始暗中策划阴谋,通过安插眼线和收买宫女单登,得知了萧皇后写诗的消息。 萧皇后由于长期未得道宗宠幸,在寂寞之时写下了表达思念的诗《回心院》,而宫中伶官赵惟一能将其曲调演奏成乐。 乙辛密谋利用《十香词》这一淫词,通过赵惟一将其递给萧皇后。 萧后由于久未得到宠爱,深感孤独,读后被词中的情感所打动,便手写了一份《十香词》的副本,并附上了一首诗。 这个举动为乙辛所利用,他向道宗告发皇后与赵惟一有不正当关系。 道宗初信乙辛之言。 萧皇后被囚禁,随之展开了对赵惟一的严刑逼供,赵惟一最终屈打成招,称萧后确实与自己有私情。 这一案件震惊了朝廷。 枢密使萧维信等人指责乙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并对道宗说皇后一直贤德,不应轻信谗言。 然而,乙辛和张孝杰凭借赵惟一的供词,成功地将案件推向了顶点。 在萧观音被迫自尽后,乙辛逐步推动事态发展,将太子与谋逆相关联。 至大康三年,太子浚被废除并软禁。 在这背后,萧观音的敌人孝穆系的萧德良和萧德让兄弟,不甘心坐视孝惠系的繁荣,他们觊觎后宫和太子位,因此他们联合了首辅耶律乙辛,展开了对萧观音母子家族的打压。 萧德良并不是一开始就与耶律乙辛结盟。 1066年,由于耶律乙辛的怀疑,萧德良便与萧知微一起被诬陷谋反,最后萧德良被安排去了边疆任职,但这次遭遇让他意识到了耶律乙辛在朝廷中的权力。 萧德良最终投向了耶律乙辛的怀抱,成为了其忠实支持者。 随着萧观音母亲的去世,萧德良和耶律乙辛通过密切合作,使得萧德良的侄女萧坦思成为了新的皇后。 萧德良的亲戚被追封为王,而萧德良自己也被封为辽西郡王。 然而,萧坦思虽成为皇后,却未能顺利为道宗诞下继承人。 无论是她还是她的妹妹萧斡特懒,虽然多次被提议进宫,但都未能打破这一僵局。 萧德良继续在幕后策划,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开始将目光转向北平郡王耶律淳。 耶律淳是萧德良的女婿。 尽管萧德良与乙辛的建议得到了道宗的关注,朝廷中的部分忠臣仍建议选立道宗的孙子耶律延禧为继承人。 萧德良和乙辛的计划未能完全实现。
1075年,耶律洪基打了萧皇后一顿,逼她用白绫自尽,后来,他还觉得不解气,扒光了
裂谷长河
2025-04-12 10:04:24
0
阅读: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