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五年,一尼姑向纪晓岚求对联,结果他张口就对尼姑说:“一笔直通;两扇敞开”

平原隐者吖 2025-04-12 10:42:51

乾隆五十五年,一尼姑向纪晓岚求对联,结果他张口就对尼姑说:“一笔直通;两扇敞开”,谁知,尼姑听后瞬间羞愤难当竟破口大骂,纪晓岚反连连大笑道:等等,我还没说完! 纪晓岚,这位清代大名鼎鼎的状元郎,出生于河北献县的一个文学世家。在雍正八年,年仅十岁的纪晓岚就凭借着过人的才华,参加了童子试,一举引起了考官们的注意。 当时的主考官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神童",这个称号也随之在当地传开。小小年纪就展露出如此才华,让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位少年日后的不凡。 纪晓岚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他始终保持着刻苦读书的习惯,寒窗苦读十余载。在乾隆十二年,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参加了殿试,一举夺得了状元的桂冠。 这一年,纪晓岚二十四岁,正值年少气盛。得中状元后,他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由此开启了他在朝廷中的仕途生涯。 在朝廷中,纪晓岚很快就以自己的才学博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他的诗文功底深厚,对答如流,常常能够在各种场合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乾隆皇帝十分欣赏纪晓岚的才能,不仅多次提拔他,还经常带他外出巡游。这些游历的经历,为纪晓岚提供了大量创作的素材,也让他的才华得到了更多展示的机会。 随着时间推移,纪晓岚逐渐成为了乾隆朝廷中最受重用的文臣之一。他不仅在军机处任职,参与朝廷重要决策,还经常为乾隆帝撰写诗文,堪称当时的御用文人。 在军机处工作期间,纪晓岚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他处理公务时思维敏捷,决策准确,即便是面对复杂的政务,也能够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纪晓岚在军机处任职期间,曾多次参与编修《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这些工作不仅体现了他的学识渊博,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整个乾隆朝期间,纪晓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创作了大量诗文,其中不乏传世佳作,被后人称赞为"乾隆朝第一才子"可谓实至名归。 纪晓岚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更体现在他的临场应变能力上。他能够在各种场合随机应变,往往能够化解尴尬局面,展现出文人特有的智慧。 在朝廷中,纪晓岚与其他大臣的交往也十分有趣。他常常能用自己的才学和机智,在朝堂上赢得话语权,甚至连乾隆皇帝也经常被他的才智所折服。 乾隆五十五年的一个夏日,乾隆皇帝带领群臣登上了泰山。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历来就是帝王祭天的重要场所,山上的宫观寺庙也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次泰山之行,乾隆的队伍来到了一座名为斗母宫的尼姑庵。斗母宫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庵堂,但在当时却因其不够严谨的风气而饱受非议。 恰逢斗母宫新建了一座庵堂,按照惯例需要请名人雅士题字。当时的主持看到皇帝驾临,立即上前恳请乾隆为新庵题字。 面对这个请求,乾隆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纪晓岚。作为当朝第一才子,纪晓岚在文坛上的地位无人能及。 乾隆的用意很明显,他希望纪晓岚能够用一副对联来表达某些寓意。纪晓岚作为常年陪伴在乾隆身边的重臣,自然明白皇帝的意图。 纪晓岚提笔写下了"一笔直通,两扇敞开"这八个字。这看似普通的对联,却因其特殊的含义立即在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斗母宫的尼姑们看到这副对联后,顿时面色大变。这八个字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联系到斗母宫当时的名声,却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庵中的尼姑们无不羞愤难当,纷纷对纪晓岚投来愤怒的目光。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争端。 就在众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纪晓岚却显得胸有成竹。他不慌不忙地说道,自己的对联还没有写完。 只见纪晓岚再次提笔,在上联后面加上了"西天路"三个字,在下联后面加上了"大千门"三个字。一副完整的对联就这样呈现在众人面前:"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 这样一来,整副对联的意境顿时发生了改变。它不再带有任何讽刺的意味,反而充满了佛门的禅意,表达了对佛法广大,普度众生的美好祝愿。 在场的人都被纪晓岚这一手神来之笔惊呆了。短短几个字的增添,就让整副对联的含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乾隆见纪晓岚如此机敏,也不禁露出赞许的神色。这种化解矛盾的方式,既维护了皇家的尊严,又给了斗母宫一个台阶下。 纪晓岚的对联才华在清代文人中堪称一绝,这与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密不可分。从童年时期开始,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而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更是让他的对联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0 阅读:190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