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杨宇霆前往江苏担任督军,怎料还没到,江苏就已经有人准备好怎么针对他了,这是为什么?
杨宇霆其实是非常有才干的,曾经在一段时间之内深受张作霖的重用,但是因为一件事让张作霖非常生气,因此直接罢免了杨宇霆的官,杨宇霆也被迫只能赋闲在家。
其实在这之前杨宇霆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协助成立兵工厂,实现了东北武器自由,大大的增强了东北军的实力。其次还主张张作霖在东北境内修建公路,一方面能够加速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第二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因为在此之前东北的铁路已经在日本人的手中控制,一旦在未来和日本人发生冲突,那到时候日本人控制住铁路,张作霖就非常难受了,因此修建公路之后就可以有效的对日本人进行抗衡。
除此之外,还大力发展民生,当时他主要从一些军阀以及地主的手里面掏出来了很多闲置的土地让农民种,刺激东北经济的发展。最后还建议张作霖成立海军,这也意味着东北的整个军事体系已经自成一派。
其实不仅张作霖看中杨宇霆的才能,日本人也看见了。这时候日本人内心当中已经有了除掉杨宇霆的决心,毕竟只要杨宇霆在,那么对于日本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杨宇霆还多次给出相关的建议,反对张作霖答应日本的一些条约。
不过由于当时张作霖对于杨宇霆极为信任,所以日本人就算想下手,也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直到张作霖发现在后来逐鹿中原的过程当中,杨宇霆竟然背着自己偷偷发展了4个旅的实力。
张作霖气急败坏,因此也就直接把杨宇霆的官给罢免了,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张作霖又重新启用杨宇霆。因为他发现在后来治理军队和处理东北政务的时候,有杨宇霆和没有杨宇霆完全是两种情况。
虽然是张作霖重新恢复了对杨宇霆的重用,但是当时杨宇霆在东北的地位已经有了些许改变,这时候杨宇霆也慢慢的发现了自己的处境,后来为了避免卷入更大的漩涡,他主动提出来想要前往江苏。
当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江苏的许多人都已经提前来到东北,打听杨宇霆的底细,并且做着相应的准备,他们的准备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将杨宇霆驱逐。因此,当杨宇霆准备去江苏赴任的时候,突然间发现陈调元其实一直在背后偷偷的搞鬼,当时陈调元的职位是江苏帮办。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郭松龄也在背后不断的搞着小动作,他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郭松龄提前将许多的奉军军队调走了,这些军队全部都是精锐。杨宇霆后来意识到了不对劲,在和陈调元开会的时候,悄悄的找了一个借口溜了。
刚开始其他人都没有发现杨宇霆的异常,直到最后发现杨宇霆长时间不出现的时候意识到了不对劲,派人开始沿途进行堵截。不过杨宇霆这时候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所有的退路,加速开始逃跑,最终也是顺利的回到了北京。
这时候杨宇霆也意识到了在外面也不好混,再次回到了东北发展,不过这时候的东北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了,后来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杨宇霆这时候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反而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高调。
当时在整个东北当中,很多人都知道杨宇霆,而不知道张学良,再加上张学良本身就年轻气盛,根本就咽不下这口气。后来日本人在这期间又恰好开始进行离间,张学良直接就上当了。
其实用上当来形容也并不是太过合适,因为张学良的内心本身就一心想杀了杨宇霆。不管是不是日本人从中挑拨,杨宇霆最终都会死在张学良的手里。在杀杨宇霆的时候,张学良根本就不会顾及他的才华和他的能力,以及对于东北的影响。
等张学良把杨宇霆杀了之后才反应过来,不仅连忙给杨宇霆的家里送钱,还亲自给杨宇霆的儿子写信进行安抚,但这些都于事无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