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乌克兰的雪原上,一位年近六旬的德国将军突然端起冲锋枪冲向战场。他身后是六万饥寒交迫的德军,眼前是五十万苏军的钢铁洪流。这狠人撂下一句话:“投降?穿军装的就该死在战场上!“ 漫天大雪里,苏军劝降代表被这句话顶得哑口无言。施特默尔曼把指挥部文件烧得精光,转头就带着两个步兵师断后。士兵们看着老将军亲自操家伙上阵,红着眼珠子往包围圈外冲。那天夜里的暴风雪混着炮火,硬是撕开了苏军三道防线。 最绝的是这老头儿最后的硬核操作。当四万多人蹚过零下二十度的冰河突围时,他带着残部死守渡口。苏军档案里记着,他们找到将军遗体时,胸口的铁十字勋章早被炮灰糊得看不清颜色,兜里还揣着没写完的家书。 这场仗打得太邪乎。希特勒原本拍桌子要死守,结果曼施坦因的援军被堵在半路。被围德军啃了半个月冻土豆,连重伤员都不得不“处理“掉。苏军科涅夫元帅后来亲口承认,给敌军统帅办葬礼这事,在他三十年军旅生涯里就干过这么一回。 现在想想都离谱,五十万人包饺子愣是漏了四万馅儿。但更震撼的是那个画面——本该坐镇指挥的老将,最后抄起MP40跟大头兵们挤在战壕里。你说他愚忠吧,可人家真把大半弟兄带出去了;你说他明智吧,偏要选最惨烈的死法。这种战争年代的拧巴选择,搁今天谁能理解? 《地狱之门》那本书里写得明白,切尔卡瑟的雪化了又冻,底下埋着两万具尸体。而那个端枪冲锋的老头,成了二战德军最后的脸面。现在刷到这种历史瞬间,总觉得既悲壮又荒诞——换作是你,会怎么选?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3评论】【37点赞】
石2004
军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