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给了明白话,不管中国来不来谈,新加的50%关税都会生效!4月9日,根据新加坡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12 13:38:14

美国给了明白话,不管中国来不来谈,新加的50%关税都会生效!4月9日,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在更高关税生效前夕指出,已准备好与被全面加征关税的国家进行谈判,并称70个国家政府已同美国接洽。但美国方面话锋一转表示,这些谈判将不会阻止对等关税在美东时间4月9日零时01分生效。 美国这次突然加码的50%关税,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政府在打“时间差”和“心理战”,从2025年1月他第二任期就职典礼上喊出“美国第一”开始,这套组合拳就已经设计好了。 当时他在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宣誓时,特意提到要改革美国贸易体系,建立外部税收局专门征收关税,这其实就是在给后面的动作铺路。 为啥说这次关税是“时间差”?看看时间线就清楚了。4月7日美国宣布加税,9日凌晨生效,中间只给了两天缓冲期。这种闪电式操作,连美国自己的企业都措手不及。 就像苹果公司,他们的供应链里80%的关键零部件来自中国,突然加税导致库存成本暴涨,股价直接跌了9%。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本质上是想趁着中国春节后产能还没完全恢复,打个措手不及。 再看“心理战”,美国一边说准备谈判,一边又把关税生效时间卡死。这种“又打又谈”的策略,在特朗普团队内部已经形成了固定套路。 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他们就用这招逼中国签了第一阶段协议。这次故伎重演,是因为尝到了甜头。 但这次中国的反应明显不一样,4月9日当天就宣布将对美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84%,直接反制。这种强硬态度让美国措手不及,毕竟他们原本以为中国会像2018年那样先让步。 更深层的原因,是美国国内政治的压力,特朗普的支持率最近一直在下滑,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已经跌到了41%,主要原因就是经济问题。 为了稳住“铁锈带”的选民,他必须拿出点“成绩”。加征关税能暂时保护钢铁、汽车这些传统产业,虽然长期来看会导致物价上涨,但短期内能赢得部分选民的支持。这就像给病人打止痛针,虽然治不好病,但能缓解症状。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科技竞争,美国这次加税的重点,其实是针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根据美方公布的清单,芯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设备这些“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领域,都被加征了最高税率。 这背后是美国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恐惧,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突破,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所以他们想用关税来延缓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 不过,美国的这套组合拳其实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的反制措施直接打击了美国的农业和能源出口。比如美国的大豆出口,51.7%都依赖中国市场,加税之后,这些大豆只能烂在仓库里。 更讽刺的是,美国消费者成了这场贸易战的最大受害者。耶鲁大学的研究显示,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消费品价格平均上涨8%,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成本压力剧增。 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看,美国的做法正在破坏已经形成的产业链布局。像苹果公司,他们在中国有200家主要供应商,加税之后,这些供应商要么涨价,要么转移产能。 但转移产能谈何容易?墨西哥的工厂建设成本是中国的两倍,而且缺乏熟练工人。这种折腾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导致全球供应链更加脆弱。 最后,美国的这套策略其实已经黔驴技穷了,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且有力,比如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直接切断了他们的关键技术来源。 而美国国内的企业,像波音、特斯拉这些大公司,也开始反对加税,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全球竞争力。 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让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显得越来越像是一场政治表演,而不是真正的经济策略。

0 阅读:0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