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人凤告诉蒋介石,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也是共产党,蒋介石不愿相信,又问了一遍:“怎么可能!你确定吗?” 辛亥革命后,吴石获得了深造机会,先后进入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始终名列前茅,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同学称为“状元”。在校期间,他与白崇禧为同学,二人的才学亦成为日后交情的基石。 1929年,正值国内军阀混战之时,吴石作出决定,前往日本留学。彼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日本将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敌人,因此选择了东渡日本,开始了为期数年的军事深造。他进入了日本炮兵学校与陆军大学,在两所学府的学习成绩都名列第一,成为中国军事界的翘楚。 日本军界对他的军事才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多人认为他是国民党中的军事奇才。除了学习,他还在陆军大学担任教职,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并撰写了多部军事著作,其中《兵学辞典缀编》被誉为极具参考价值的军事著作。 全面抗战爆发后,吴石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厅长,负责对日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他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蒋介石最依赖的军事参谋之一。 淞沪会战爆发时,吴石对日军的兵力部署和攻击方式早已了如指掌,他的预判大多准确无误。然而,吴石始终未能在实际战场上得到重用。 直到抗战后期,白崇禧推荐吴石担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吴石终于得以指挥作战,并在桂柳大会战和昆仑关大捷中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然而,国民政府的腐败与蒋介石的冷眼旁观让吴石心生厌倦,最终他愤然辞职。 辞职后的吴石因与吴仲禧多年交情的支持,逐渐接触到中国共产党。经过吴仲禧的耐心开导,吴石开始为党的地下工作提供支持。 在淮海战役和南京解放战役中,吴石通过自己在国军中的人脉,成功向共产党提供了大量至关重要的情报。他不仅提供了关于敌军兵力部署的图纸,还亲自为解放军策划了渡江战役的进攻方向,直接影响了战局的走向。 在福州担任重要职务时,吴石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确保了重要的军事档案被安全保存,并为动员国军海军起义提供了关键支持。这些档案的顺利转移为新中国的建设扫清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1949年8月14日,吴石接到蒋介石的紧急电令,要求他从福州赶往台湾,任国防部参谋次长。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夕,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共产党员,吴石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此前,他冒险多次传递情报,还扣押过从福州运往台湾的绝密文件。赴台意味着他将把自己的生命置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吴石明白,一旦暴露,可能无法再继续在台湾执行任务。 尽管如此,吴石依然决定接受这一挑战。吴石的亲朋好友曾劝说他,若此行没有把握,完全可以转赴解放区继续为人民服务,但他坚决选择留下来,继续为统一祖国贡献力量。他认为自己为人民做的事仍然太少,而这次机会不容错过。 临行前,吴石把长子长女留在了大陆,带着妻子和幼子一同前往台湾。在离开时,他将20美元交给孩子们,嘱托他们彼此照顾,等自己回来。这一别,便是永诀。 到达台湾后,吴石立即开始执行任务。他首先与岛上的何遂取得联系,并不顾一切地为其安排了从台北飞往香港的机票,亲自护送其离开,确保了他不受特务的追捕。吴石以自己的高职掩护自己,顺利地潜入了台湾的地下工作网络。 此时,台湾的情势已异常紧张。白色恐怖肆虐,岛内街头随时可能发生抓捕和血腥冲突,普通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吴石在这样一个高压环境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任务,为中共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 这些情报包括了台湾及周边地区的军力部署、海防阵地、空军力量等,详细记录了敌方的战略意图和军事布局。毛主席看到这些情报后,不仅给予了高度评价,还特意叮嘱要为吴石和他的工作者记功。 然而,台湾的地下工作突然发生了变故。地下党组织成员蔡孝乾因叛变而导致了大规模的追捕和摧毁。蔡孝乾在被捕后供出了吴石的身份,令中共的台湾地下工作遭受严重打击。 台湾保密局随即开始了对吴石的搜捕。面对重重酷刑,吴石始终没有透露半点关于地下工作的机密。 吴石最终被捕并被带到审讯。无论遭受何种酷刑,他依旧坚定不移,拒绝透露任何情报。为了彻底摧毁吴石,蒋介石亲自下令将他处决。 1950年6月10日,吴石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临刑前,他从容淡定地写下了绝命诗,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望。他的死,成为了台湾地下工作历史中的悲壮篇章。 吴石牺牲后,其身份一直为中共所保密,直到23年后,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在毛主席的支持下,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1950年毛人凤告诉蒋介石,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也是共产党,蒋介石不愿相信,又问了
趣叭叭呀
2025-04-12 14:31:14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