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至125%后为何中国不陪了
当美国再度提高对中国输美商品的所谓“对等关税”后,中方迅速做出反制,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84%上调至125%,并明确表示,若美方后续继续加征,中方将不予理会 。与此同时,和前两次反制相比,商务部也并未出台新的不可靠实体清单等附加措施。这一系列举动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
当关税提升到一定程度,再继续加码只会沦为数字游戏,失去实际经济意义。目前的125%关税已使美国输华商品基本失去市场接受可能性,中美贸易近乎停滞,双方企业利润被严重挤压。此时若再跟随美国提升关税,除了进一步破坏双边经贸关系,对中国经济并无实质性益处,反而可能使中国相关产业的供应链调整难度增加 。例如,部分依赖美国原材料或零部件进口的企业,过高关税下已在积极寻找替代供应源,若关税无休止上涨,企业在寻找新供应渠道时面临的成本和风险都会进一步加大。
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依据角度,中国一直是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采取行动。中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国内法律法规,同时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对美国的霸凌行为进行反制。这表明中国并非无端挑起争端,而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次不再追加关税,也是在法律框架下,基于现实经济情况做出的理性决策,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
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中国的每一步行动都有其战略考量。继续参与关税数字游戏,可能会陷入美国设置的政治陷阱,让美国借此转移国内矛盾,将国内民众对其政策不满的注意力引向中国。不再追加关税,是将选择权重新交回美国手中:若美国继续升级贸易战,只会进一步损害自身利益;若美国回归理性,愿意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那么双方仍有协商的可能。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指出,中国每次对美反制都有所调整,并非简单的以牙还牙。这既展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国际正义公道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大国担当。在未来的国际经贸关系中,中国将继续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更加稳健的姿态应对各种挑战与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