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黄梅戏起源到底是哪里?今年是严凤英大师诞辰95周年,严凤英大师对黄梅戏贡献

老农生活 2025-04-12 19:24:49

安庆市黄梅戏起源到底是哪里?今年是严凤英大师诞辰95周年,严凤英大师对黄梅戏贡献举世公认,她把黄梅戏从三大七唱小戏,带向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解放前,黄梅戏是地方小剧种,1950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体对黄梅戏72本小戏,36本大戏进行了一次戏改,摒弃了涉黄折子戏和庸俗的、低级趣味的剧情,一下子黄梅戏品味就提高了,雅俗共赏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搬上银幕,又把黄梅戏唱响全国,使黄梅戏全国人民都喜欢。 黄梅戏 关于黄梅戏起源于哪里并不是重要的。现在提到黄梅戏大家都是说“安庆黄梅戏”,说明安庆市大别山区是黄梅戏起源地。黄梅戏唱腔、念白、人才都是安徽人、安庆市文化,你要是说黄梅戏起源于黄冈也行,但不起源于湖北的,黄梅戏不是湖北家乡戏。黄梅戏老“五朵金花”在安徽,新“五朵金花”也在安徽,黄梅戏电影、电视剧大多是安徽省投资制作。从贡献上讲安徽省贡献最大,戏迷基础巨大,有利于黄梅戏发展。安庆市处处唱黄梅,不仅城乡居民唱,农村人也在传唱,安庆市喜欢黄梅戏已经是深入骨髓,渗入基因了,就连3岁小孩子,也能随便来上一段。 黄梅戏文化 黄梅戏该怎么传承下去?还是要好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为什么近些年没有经典唱段出现?还是音乐像流行音乐一样,没黄梅戏老腔老调的味道。科班出身演员没有严凤英大师一样阅历和命运多舛,也就是没有生活,表演不接地气,黄梅戏不能邀求“阳春白雪”,否则会“曲高和寡”,但也不是“下里巴人”,还是要雅俗共赏。戏剧确实有程式化,但也不能照本宣科,循规蹈矩,演员必须要有自己风格,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严凤英只能是一个,我们无法成为严凤英第二,演员只能是在台上演自己。黄梅戏还是要有人欣赏,没有人看也就成不了经典剧本,只能是免费的让戏迷看,送戏下乡,送戏下企业,才能让喜欢黄梅戏的人熟知,我们不能只为资本而唱,不能只为“展演周”而演。其实很多新创黄梅戏体裁、素材都很好,只是想看的、欣赏黄梅戏的人没看着,不懂欣赏黄梅戏的人看了又不叫好。黄梅戏是文化旅游名片,演员可以与旅游风景区、公园去直播,让外地游客到安庆市能欣赏黄梅戏。

0 阅读:0
老农生活

老农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