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 美国能把生产线搬回国内吗? 特朗普希望,能够通过关税大战来迫使制造业将产能搬回美国。但是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愿望不会实现。 据德国之声4月12日报道,经济学人智库”位于香港的亚洲首席分析师马罗(Nick Marro)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相比中国,美国将更加难以寻找到替代供货来源,“许多在中国生产的商品根本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当然也不会在美国生产。”美国境内的生产成本太高,而且许多美国人如今可能也不太愿意去从事制造业的工作。 总部位于加州洛杉矶的投资银行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也在美联社采访中指出,特朗普想让苹果手机回到美国生产的愿望是行不通的。根据估算,如果强行将苹果手机的生产线搬回美国,其售价将突破3000美元。而现在主要在中国和印度工厂里生产的苹果手机,价格大约为1000美元。“价格波动如此之大,令人难以想象。”艾夫斯还指出,即便强行搬迁生产线,最早也要到2028年才能实现。 特朗普麾下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4月6日曾表示,关税将迫使制造业向美国转移,并憧憬说“数以百万计的人进厂拧螺丝,制造iPhone,这种事情将在美国发生。” 就在今年2月,苹果公司曾经试图安抚特朗普,宣布计划在2028年在美国境内投资5000亿美元,并雇佣2万名员工。不过,这些员工并非从事特朗普所希望的生产手机之工作,而是在休斯顿设立一个数据中心提供AI计算服务。 评几句:从生产成本来看,美国境内生产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制造工人年均薪酬超7万美元,远高于中国的约1.3万美元和印度的2300美元 。如此巨大的人力成本差距,使得企业在美国生产产品的开支大幅增加。在供应链方面,美国的工业级供应链,特别是电子元件严重不足。以苹果手机为例,其屏幕、外壳和电子元件主要依赖亚洲工厂,即便加征关税,从亚洲采购仍比在美国重建供应链更便宜高效。美国要重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且耗时长久,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巨大,并且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稳定供应。这意味着缺乏零部件供应,再高的关税也难让制造业回流,企业最终还得依赖进口。此外,美国的基础设施也难以支撑制造业大规模回流。若大规模重启制造,电网、公路和港口将承受巨大压力,而当前美国的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转型需求。从2000年以来,美国人均发电量停滞不前,而中国则增长了400%,差距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美国工人生产效率、纪律性与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的工人相比存在差距,并且许多美国人不太愿意从事制造业工作。而中国劳动力不仅成本相对较低,专业素质也过硬,世界上比中国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虽有很多,但中国凭借刻进骨子里的工匠精神、硬核的专业实力,还有全民对“勤劳致富”的信仰,加之一流的基础设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强国。
一文看懂中美关税战的背后: 简单地说,既然你不准我的商品卖到美国,那么我为什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