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李讷生子后不久就离婚了,生活十分困难。毛主席得知后很心疼。于是,他特意让警卫员送去800元钱,改善李讷的生活…… 李讷年轻那会儿,工作上是个拼命三郎,同事们都夸她实诚。后来她去了江西的五七干校,图的是锻炼自己。干校里活儿多,锄地、种菜,累得人腰酸背痛。她不爱说话,干完活就捧本书看。徐宁是干校招待所的职工,家里是普通工人,嘴皮子利索,爱凑热闹。他老找李讷搭话,喊她一起打球。李讷起初有点儿躲,可徐宁那股子热乎劲儿慢慢把她带乐了。俩人凑一块儿,聊得挺来劲,球场上你来我往,笑声不断。时间一长,感情就冒头了。 李讷妈听说这事儿,脸拉得老长,觉得徐宁家底太普通,俩人不是一路人。可李讷铁了心,写信给毛主席说了这桩婚事。毛主席没多问,回了信说只要人好就行。婚礼简单,俩人乐呵呵地搬到一块儿住了。没多久,儿子出生,小日子看着挺圆乎。李讷给儿子换尿布,徐宁在一边逗孩子咯咯笑,家里的烟火气浓得化不开。 可好景不长。徐宁干活儿敷衍,下了班就爱窝着,没啥上进心。李讷却是个闲不住的,工作之余还想多学点东西。她攒钱买了书,晚上翻几页,徐宁却在一旁打盹儿。家里的小事也常拌嘴,奶粉买啥牌子、孩子咋教,俩人总拗不过一块儿。有一回,李讷加班回来,屋里乱得像猪窝,徐宁还在外头跟人侃大山。她攒了一肚子气,话也不想多说。日子越过越拧巴,俩人终于坐下来,决定散伙。儿子跟了李讷,她收拾了包袱,回了北京。 北京的日子像在刀尖上过。李讷租了个破小平房,墙皮都掉了,风一吹跟筛子似的。她工资少得可怜,白天上班,晚上哄儿子睡觉,衣服攒一堆才能洗。儿子小,隔三差五生病,她得抱着孩子跑医院,药费咬咬牙才掏得出来。房东看她孤儿寡母,偶尔送点剩菜,她摆手谢绝,说自己能扛。街坊们瞧她瘦得一把骨头,都替她叹气。 李讷咬牙撑着,没跟谁张嘴求过。她爸教过她,凡事得靠自己。可她这光景,到底还是传到了毛主席那儿。他眼圈一红,啥也没多说,翻出自己攒的800块稿费,交给警卫员,交代送过去,别提是他给的。警卫员敲开李讷的门,递上钱,说是单位发的补贴。李讷攥着那叠票子,手抖得厉害,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她没吭声,默默把钱收好,第二天就去修了漏雨的屋顶,又给儿子买了双新鞋。那800块像根绳子,把她从坑里拽了一把。她抬头看看天,攥紧拳头,带着儿子接着往前走。
1972年,李讷生子后不久就离婚了,生活十分困难。毛主席得知后很心疼。于是,他特
程培菁
2025-04-12 23:14: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