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挥舞着道德大棒肆意狂欢的网络喷子,还有那些无脑无知的民粹分子,永远都不会停止

阳鑫生活 2025-04-13 10:42:03

那些挥舞着道德大棒肆意狂欢的网络喷子,还有那些无脑无知的民粹分子,永远都不会停止他们的行径,他们就宛如蝗虫过境一般,所到之处横扫一切、破坏殆尽。 有一则商业旧事值得我们回味与警醒。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人心惶惶,可口可乐公司打算以179.2亿港元、溢价两倍的价格,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汇源果汁。这对于汇源果汁集团及其创始人朱新礼来说,是直至今日都难以逾越的高光时刻。为了这次并购,汇源果汁可谓是孤注一掷,精心筹备,押上了整个公司,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停止推出所有新品,调整内部组织架构,重组销售体系与零售渠道。 然而,就在和可口可乐签署股份出售协议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汇源集团和朱新礼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站在了风口浪尖。汇源因为这起收购案,被舆论抬升为民族品牌的代言人,一桩原本再正常不过的商业并购行为,被解读成中国的民族产业正在被外资吞并,经济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甚至还说出了“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种极为恐怖的话语。朱新礼本人也被戴上“汉奸”的大帽子,被广大网民骂得狗血淋头。 终于,在舆论发酵数月之后,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叫停了这项并购,给出的一个最主要理由是:经过所谓的反垄断审查,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之后,可能会将碳酸饮料的垄断地位,传导至非碳酸饮料领域,涉嫌垄断市场,所以否决了该项交易。注意这里只是说“可能会传导”,我想恐怕连可口可乐公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有这种神奇的传导能力。要是真有输出垄断的超能力,那可乐绝不应仅仅垄断碳酸饮料市场,早就该成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全品类制造商了。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非碳酸饮料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汇源果汁正是因为难以招架这种局面才考虑出售的,当时农夫山泉等饮料新势力不断涌现,让很多老品牌节节败退。 那么当时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愿意以高达两倍的市价收购汇源果汁呢?显然背后是有其基本的商业逻辑的。其实在那个时候,碳酸饮料市场日益萎缩,这是可口可乐公司向非碳酸饮料转型的一种慌不择路的战略行为。当然,从事后来看,即便高价收购成功,汇源果汁大概率也无法重现当年果汁饮料的增长神话,毕竟每个阶段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及对口感的追求都会发生变化。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粹主义的吃瓜群众帮美国资本解了套。在这起并购案被搅黄之后,汇源果汁的状况越来越差。2010年,也就是并购被叫停的第二年,汇源就开始出现亏损,股价腰斩,扣除非净利润之后,连续六年盈利为负。时至今日,汇源果汁已经负债累累并退市,只剩下曾经的品牌和企业,如今可能连当年可口可乐所出价格的十分之一都不值了。 在这场事件中,除了可口可乐规避了一次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交易之外,汇源事件没有赢家。而那些愚蠢无知的民粹分子和网络喷子,却总是在不断寻找下一个目标。不信看看最近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了。商业巨头之死

0 阅读:0
阳鑫生活

阳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