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最无用的节俭行为,你中招了吗?
1. 第一:第一类:卖废品。习惯攒快递箱子、奶茶瓶子,床底、阳台堆满。攒数月才卖几十元,这些杂物遮光又碍事,还易积灰。耗费时间整理、存放,跑废品站的来回车费可能都超卖废品所得,算上时间成本,实则不划算。
2. 第二:第二类:买临期食品。为省钱专挑临期商品,没注意储存条件和食用期限,结果食物变质,不仅浪费钱,吃坏肚子还得花钱看病,得不偿失。
3. 第三:第三类:用便宜但劣质的日用品。比如几块钱一大瓶的洗发水,洗后头发干枯毛糙,损害发质,后续可能要花更多钱做头发护理。
4. 第四:第四类:为省水电费过度节约。大热天不舍得开空调,导致中暑生病,看病费用远超省下的电费。
5. 第五:第五类:购买低价低质的衣物。穿几次就变形褪色,最后只能扔掉,看似省钱实则浪费。
6. 第六:第六类:不按时保养汽车。想着省保养费,结果小问题拖成大故障,维修成本大幅增加。
7. 第七:第七类:不更换牙刷。牙刷用久了滋生细菌,损害口腔健康,因小失大。
8. 第八:第八类:舍不得扔过期药品。总觉得还能用,万一吃了过期药,危害身体健康,带来更大损失。
9. 第九:第九类: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纸杯多次用,卫生难以保障,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10. 第十:第十类:自己疏通堵塞管道。因不舍得请专业人员,结果操作不当,使堵塞更严重,维修费用更高。
11. 第十 一:第十一类:为省停车费停在远且不安全的地方。车辆可能被刮擦或损坏,修车费用远超停车费差价。
12. 第十二:第十二类:舍不得换滤芯。净水器、空气净化器滤芯长期不换,过滤效果变差,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