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何绍周叫来副司令王伯勋说:“我有要事需去重庆,等不及景渊来会面

时说历史 2025-04-13 13:14:24

1949年11月,何绍周叫来副司令王伯勋说:“我有要事需去重庆,等不及景渊来会面了,兵团部有300两黄金,是四十九军的军饷,你务必转告王景渊到兵团部军需处领取。”

1949年11月18日,何绍周,这位曾经的"侄帅",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余生的决定。

当时的贵阳已经风声鹤唳,解放军的脚步越来越近,何绍周深知,留下来可能意味着被俘或更糟糕的结局,于是,他悄悄地来到了中央银行贵阳分行。

在那里,等待他的是一笔惊人的财富:约5万两黄金和8万两白银,这些原本是用于军饷的资金,却在这个危急时刻成了何绍周的"救命钱"。

何绍周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将这些金银装车,在一队忠实卫兵的护送下,离开了他曾经指挥的部队,这支小队没有选择直接逃往香港,而是先向重庆方向进发,也许在何绍周心中,还存有一丝希望,期待局势能有转机。

然而,重庆的情况并没有给何绍周带来任何安慰,国民党政府的溃败已成定局,留给何绍周的时间不多了,在重庆短暂停留后,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乘飞机前往香港。

当何绍周踏上香港的土地时,他可能以为自己终于安全了,然而,命运似乎在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香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开始了他的商业冒险,但是,多年的军旅生涯并没有为他准备好商场上所需的技能,他的投资一次又一次失败,财富如同流水般消逝。

更糟糕的是,何绍周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也许是为了寻求刺激,也许是幻想能够一夜暴富,他开始频繁出入赌场,然而,赌桌上的何绍周显然没有战场上的那般幸运,很快,他就输掉了大半财产。

眼看着香港的生活难以为继,何绍周又一次踏上了逃亡之路,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遥远的巴西,在那里,何绍周开始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他成为了一个橡胶种植园的经营者。

巴西的日子并不好过,远离故土,身处陌生的环境,何绍周必须依靠橡胶种植园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曾经呼风唤雨的将军,如今却要为一棵棵橡胶树的收成而操心,这种巨大的落差,恐怕连何绍周自己都难以适应。

到了70年代,已经年迈的何绍周再次做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随妻女移居美国,在美国,他加入了美国籍,似乎是想彻底告别过去,开始全新的生活,然而,命运再一次对他开了个玩笑,是什么呢?

1902年,何绍周出生在贵州兴义的一个显赫家族,他的叔父何应钦是国民党的元老,这层关系为何绍周的仕途铺平了道路,年轻的何绍周或许并不知道,他的人生将会如此精彩纷呈,也如此充满争议。

1924年,22岁的何绍周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在这里,他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也结识了许多日后成为国民党骨干的同学。

毕业后,何绍周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战火纷飞中逐步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让何绍周声名鹊起的是1931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当时,何绍周担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二团团长。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何绍周指挥有方,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次战役不仅让何绍周获得了军中的赞誉,也让他在国民党高层中崭露头角。

随后的几年,何绍周的军旅生涯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他先后担任第103师独立第四旅旅长、副师长,参加了武汉会战、鄂西会战、宜昌西岸会战等重要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何绍周表现出色,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军中的地位。

1944年,对何绍周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指挥了著名的松山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滇西战役的僵局,更是中国抗日战场上首次获胜的攻坚战。

随着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何绍周的命运再次发生转折,1949年5月,在原第19兵团起义后,蒋介石将贵阳的第十三编练司令部整编为新的第19兵团,任命何绍周为司令,王伯勋为副司令。

1980年,这个原本平常的日子,却成了何绍周生命的终点,当天,78岁的何绍周因高血压病发作,不慎从楼上摔倒,这一跤,让他脑溢血中风,尽管被迅速送往医院,但终究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就这样,在纽约的一家医院里,何绍周结束了他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从贵州的"侄帅"到香港的失意商人,从巴西的橡胶园主到美国的普通公民,何绍周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