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的一天,南京大礼堂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一名中年

爱吃凉历史 2025-04-13 22:56:06

1971年9月的一天,南京大礼堂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一名中年女子被五花大绑推到了台上,因为她即将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正在等待最后的宣判。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导致她失去生命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李香芝生于1930年,山东阳信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她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她改嫁,可新家庭容不下她,把她送到了伯父家。伯父家有钱,却没一点人情味,对她非打即骂,有时候连饭都不给吃。这样的日子,谁能熬得下去?更别提后来伯父还想把她塞进一桩包办婚姻。她不想认命,靠着同学的帮助,硬是逃出了那个家。这一步,算是她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逃出来后,李香芝没让自己沉沦。她考上了山东大学文艺系,学的是艺术,这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毕业后,她加入部队文工团,成了一名舞蹈演员。那会儿正赶上抗美援朝,她没躲在后方享清福,而是主动请缨上了前线,用舞蹈给战士们鼓劲儿。回国后,她继续跳舞,还嫁给了一个飞行员,日子过得算是有声有色。到1967年,她已经爬到了南京歌舞团副团长的位置,一个女人能走到这一步,真不容易。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67年。那时候,全国上下都乱哄哄的,各种会议开不完,李香芝作为副团长,自然也得参加。有一次会上,她随口说了句“演员不该做跟工作无关的事”。这话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吧?直来直去,可能也就是想提醒大家别跑偏。可就是这么一句,谁也没想到会变成她的催命符。 1967年到1971年,这四年对李香芝来说就是噩梦。她一个文艺工作者,被硬生生贴上各种莫须有的标签,搞得好像她真干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其实呢?谁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那时候的常态——一句话不对付,就能把人往死里整。她在南京歌舞团的地位也没能保住她,反而可能让人觉得她“有背景”,得“重点关照”。 到了1971年,事情彻底失控。那天,南京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李香芝被推上台,等待最后的宣判。死刑,立即执行,就因为那句“不该说的话”。41岁,一个本该继续发光发热的年纪,她却倒在了那个荒唐的判决下。这事听着让人后背发凉,可在当时,这样的冤案一点不稀奇。

0 阅读:1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