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齐白石硬要毛主席还他一幅画,若不还,他就向主席抢了!主席一听懵了,这

文山聊武器 2025-04-13 23:15:36

1950年,齐白石硬要毛主席还他一幅画,若不还,他就向主席抢了!主席一听懵了,这画明明是齐老送自己的啊……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1864年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放过牛、砍过柴,压根没正经上过学。可他偏偏喜欢画画,没老师教,就自己琢磨,从木匠活儿干起,后来愣是凭着一股倔劲儿成了画坛大佬。他的画不摆架子,花鸟虫鱼、虾蟹牡丹,画啥像啥,接地气又有点雅味。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他已经快90岁了,但名气大得很,谁提起来不得竖个大拇指? 毛主席跟齐白石的交情,1949年就有了。那年新政协筹备,毛主席亲自写信请齐白石当无党派代表。俩人都是湖南老乡,聊起来有共同话题,齐白石感动得不行,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国家出力。之后毛主席也没把他当外人,1950年春天还请他去中南海赏花吃饭,吃的是湖南菜,聊的是家乡事,关系一下就近了。齐白石打心眼里佩服毛主席,不光因为他是领袖,还因为这份乡里乡亲的实在劲儿。 1950年春,齐白石给毛主席送了两枚印章。这印章是他自己刻的,用的是珍藏的好石头,费了不少心思。送的时候,他随手拿了张宣纸包起来,没多想就让人送去了。结果那纸上还有他随手画的画——一棵李子树,几只小鸟,一头老牛,挺随意的一幅草稿。毛主席收到印章,挺高兴,打开纸一看,眼睛亮了,觉得这画虽是随便画的,但特别有味道,立马让人裱起来挂书房了。 没多久,毛主席又请齐白石吃饭,顺便把这画拿出来显摆。齐白石一看,懵了,心想:这不就是我包东西那张废纸吗?咋还裱上了?他觉得这画压根不算正经作品,随手涂的玩意儿,哪好意思挂出来啊?于是半开玩笑地说:“主席,这画不行,您还给我吧,不然我可抢回来了!”毛主席听完哈哈笑,说:“这画是你送我的,咋能还呢?我看着挺好,舍不得给。”齐白石脸都红了,觉得自己这“废纸”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 那幅画其实没啥复杂的构图,就是李子树、小鸟、老牛,齐白石画这些太拿手了,随手一画都带劲儿。毛主席喜欢,估计不是因为画得多精,而是因为那股自然劲儿。老牛憨厚,鸟儿灵动,跟他心里那种朴实又充满生机的感觉挺搭。再加上这是齐白石送的,毛主席觉得有纪念意义,不光是画,更是俩人交情的一个念想。 齐白石要“抢”,其实也不是真抢,就是觉得这画太随意,怕丢人。可毛主席不这么想,他还请郭沫若一起看,俩人齐夸这画好。毛主席甚至给画题了字:“丹青意造本无法”,意思是好画不拘泥形式,随性中见真功夫。郭沫若也写了一句:“画圣胸中常有诗”。齐白石听着这些,感动得不得了,心想:这画我不要了,留给主席吧。 这事儿听着像个笑话,但挺能说明齐白石跟毛主席的关系。齐白石岁数大,性子直,敢跟毛主席开玩笑要画,说明他不拿自己当外人。毛主席呢,也没摆架子,反而拿这画当宝贝,还题字捧场,足见他对齐白石的尊重。这不是啥大事,但透着股真性情,比那些客套话强多了。 之后几年,毛主席对齐白石一直挺照顾。1950年夏天派人去看他,怕他身子骨吃不消,还请他吃清淡点的饭。同年国庆前,齐白石送了幅《鹰》给毛主席,画的是雄鹰站山顶,寓意国家越来越好。毛主席收了画,还回送茶叶布料,齐白石感动得直说主席待他像亲人。1953年齐白石89岁生日,毛主席送水果和贺信,祝他长寿。齐白石捧着信,眼泪都下来了。 齐白石也不是光收礼不干活的人。他岁数大了还坚持画画,1957年病重时,躺在床上画了最后一幅《墨牡丹》,花画得浓墨重彩,特别有劲儿。他说这画留给国家,没几天就去世了。临走前,他嘱咐家人把自己的画、印章、画具都献给毛主席和国家,啥也没留给自己。毛主席知道后挺感慨,让人把这些东西好好收着。齐白石这一辈子,画画是他的命根子,最后全给了国家,也算回报毛主席对他的好。

0 阅读:3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