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献皇帝•28 东汉纪•56•57/59孝献皇帝•考注:徐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4-13 23:21:18

《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献皇帝•28 东汉纪•56•57/59孝献皇帝•考注:徐晃、潘浚、樊伷、潘璋,评注:关羽、周瑜、鲁肃, 一).东汉纪•56/59孝献皇帝 【考注】 ①、徐晃:字公明,出生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谥号为壮。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魏建立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太和元年即公元227年去世,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②、潘浚: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今湖南汉寿人;卒于239年,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东吴势力的重臣、将领,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潘濬少时师从大儒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赏识,因而知名,不到三十岁就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刘备领荆州牧,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刘备入益州,将潘濬留下以管理荆州事务。 ③、樊伷:汉末三国时期人物;南阳人,出身于南阳旧姓豪门。孙权袭杀关羽得荆州后,为武陵部从事。孙权夺得荆州后,诱导诸夷,企图以武陵属刘备,孙权欲派人征讨。潘浚认为樊伷虽能弄唇吻,但无才略,只需五千兵即可擒之。孙权采纳其言,派潘浚率领五千兵前往,果然斩杀樊伷,平定叛乱。 ④、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公元234年卒。 二).东汉纪•57/59孝献皇帝 【评注】 ①、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今山西运城人。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在此与刘备、张飞结识,三人于桃园结义,情同手足。关羽跟随刘备辗转各地,参与过诸多战役,在曹操攻打徐州时,刘备兵败,关羽被曹操生擒。曹操对关羽厚加礼遇,封为偏将军。白马之战中,关羽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上表封其为汉寿亭侯。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刘备攻占益州后,委派关羽镇守荆州,荆州在关羽治理下保持稳定。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但东吴吕蒙采用白衣渡江之计,趁关羽后方空虚,奇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在临沮被东吴擒杀,享年约58岁。关羽以其忠义无双和武艺高强被后世尊称为“武圣”,在民间信仰、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 ②、周瑜:东汉末年东吴的杰出将领!出身庐江周氏,家族显赫。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兴时,前往相助,两人情谊深厚。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精通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誉。协助孙策在江东地区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孙策遇刺身亡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稳定了江东局势。赤壁之战前,力排众议,坚决主战,分析曹军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随后,他与刘备军合作,率领东吴军队在赤壁之战中以火攻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后,又率军攻打南郡,与曹仁激战,最终成功占领南郡。此后,向孙权提出西进益州、联合马超以图北方的战略计划,但在准备出征途中,不幸染病,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卒于巴丘,年仅36岁。周瑜才华横溢、指挥若定,为东吴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③、鲁肃:东汉末年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鲁肃出生于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的一个富豪家庭,自幼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性格豪爽,乐善好施,常将家中财物救济贫困之人,因此在当地颇有名望。鲁肃最初率领部属投奔孙权,受到孙权的赏识。与孙权交谈时,提出了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战略规划,为孙权集团指明了发展方向,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曹操率大军南下时,鲁肃力主抗曹,并促成了孙刘联盟。与诸葛亮一起努力,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赤壁之战后,鲁肃协助周瑜攻打南郡,周瑜去世后,鲁肃代领其军,继续维持孙刘联盟。曾与关羽单刀赴会,据理力争荆州归属,虽未完全解决问题,但避免了联盟的破裂。鲁肃一直致力于维护孙刘联盟,确保东吴的稳定发展。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鲁肃因病去世,年仅46岁。鲁肃死后,孙权亲自为其发丧,诸葛亮也为他举哀。鲁肃一生深谋远虑,为东吴的崛起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战略眼光和外交才能在当时备受赞誉。

0 阅读:0
快乐开心正明

快乐开心正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