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孔融被曹操下令处死,当官兵上门抓捕时,孔融的一双儿女却仍旧在下棋,士兵觉得很奇怪:“你们都父亲都要死了,你们怎么还在下棋?”没曾想,孔融9岁儿子接下来的一番话,直接让曹操下了杀心! 本来曹操是一个十分注重贤才的人,如今却对品德高尚的孔融却做出了如此赶尽杀绝的“满门抄斩”的处决。 那么孔融究竟做了什么让曹操对他如此的厌恶憎恨呢?孔融九岁的儿子又说了什么让曹操更加坚定自己的杀心呢? 我们第一次听说孔融这个“大孝子”的名字时,大多数都是因为一个叫“孔融让梨”的故事。 小时候的孔融就体现出了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哥哥们是长辈,应该要尊敬哥哥,所以自己就要小 的梨,把大的梨都让给了哥哥,因此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一段佳话。 但就是这样一位君子,孔融和曹操却是势不两立的状态,甚至都想要置对方于死地。当时两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两人在政治上也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曹操和孔融经常就闹出意见不合,只要曹操说东,孔融就向西。除此之外,孔融还明目张胆的弹劾曹操“武王伐纣”。 虽说曹操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但堂堂一国之君曹操岂能容忍孔融如此公堂和自己唱反调。起初曹操根基未稳的时候,他还因为孔融高洁的品质对他的出言不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孔融安分守己的做好大臣的本分,曹操也允许孔融在朝廷里有个一席之地,可孔融却是越发的肆无忌惮,甚至已经到了曹操实行一个禁令孔融都要站出来反对。 与此同时,孔融还大肆宣扬曹操的“暴行”,各种诗词歌赋都安排上了,愣是从民间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这一次孰能忍但曹操不能忍了,他暗中下令命搜集孔融的罪证,各种诽谤、欺君、散布谣言的证据都在曹操手里。 人证物证都齐全,就算孔融再能辩解曹操也不会在留下孔融了,这对曹操而言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于是在208年,曹操下令朝廷官兵捉拿孔融,并立即处死。此时的孔融也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了,但在临死之前他还不忘为自己的家人求情:“要杀要剐冲我来,但请不要伤害我无辜的家人。” 不过对比于孔融跪在地上狼狈的求情,他的几个小孩倒是在一旁淡定得很。在场的官兵很是好奇,为何这几个几岁的孩童面对父亲的死亡如此淡定呢? 官兵好奇地询问道:“你们的爹爹都要被处死了,你们怎么还这么淡定的在下棋,不顾你爹爹的死活啊。” 不料孔融那九岁的儿子连眼皮子都没有抬起来,回答道:“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自乱阵脚。” 就是孔融九岁儿子的这句话,被曹操知道以后震惊不已。 曹操喃喃自语道:“这个小孩现在能够有这般见识,要么是人才要么是祸害。” 就这样,曹操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又再次下令把孔融的家人都抓起来,全部处决掉。 “祸从口出”把孔融一家满门抄斩的事情具象化了,孔融就是因为这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惹怒了权势滔天的曹操。 而孔融九岁的儿子又因为说出了如此有远见卓识的言语,令曹操心生忌惮,最终孔融一家老小都被处死了。 在那个时代要想明哲保身,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样身份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孔融一个朝廷大臣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冲撞自己的君主,最后不仅没有成全自己“敢说话”的美名,还连累了自己的一家老小。 可以说,孔融的经历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的具象化。
216年,曹操设宴款待投降的张鲁,当场封其为万户侯。曹丕大惊,偷偷劝说:“张鲁是
【11评论】【19点赞】
用户10xxx90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用户86xxx81
说了一堆废话
俺还是设置个昵称吧
那时候还是世家天下,觉得老子家世牛逼,你丫曹阿瞒不敢动自己呗[抠鼻]
蓝wangai
每个时代都差不多,只是要交给历史去评说罢了!
无钱对面不相识
胡说八道。刘表的小儿子投降了,还很乖,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