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女飞行员张连芳在1964年执行任务前,拍下的照片。张连芳在登机前,被拉过去拍

百年战争录 2025-04-14 10:56:37

这是女飞行员张连芳在1964年执行任务前,拍下的照片。张连芳在登机前,被拉过去拍照。张连芳问拍照做什么?摄影师严肃地说:“做遗照。”那么,摄影师为何说这样的话呢? 这就要说到张连芳所执行的这一样秘密任务了。其实,张连芳当时是不知道她接到的秘密任务是什么。不过,摄影师的回答,却让她立刻意识到,这项任务非同小可,很有可能会付出生命。 不过,张连芳没有打退堂鼓,她认为这是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她无论如何也要完成,才不辜负组织。 随后,张连芳被送到位于南疆的马兰基地,并在那里见到了钱学森和正在组装的原子弹。这时,张连芳才知道,她的任务是在原子弹爆炸后,驾驶飞机穿越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完成空中取样。 原子弹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的辐射,而且蘑菇云里的高温也是个未知数,因此国外在采取空中样本时,一般都由无人机来完成,但当时的中国航空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只能派最优秀的飞行员来完成任务。 张连芳在高中毕业后,已经拿到了公费留学苏联的资格,但赶上空军招女飞行员,于是向往翱翔蓝天的她便报了名,在通过层层选拔,最后顺利地考进了徐州航校,毕业后成为了我国第二代女飞行员。 在部队里,张连芳出色的飞行技术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很快她就担任了领航员的角色。并且在完成训练科目和飞行任务后,还凭着优异的文化成绩,兼任过文化教员。 其实在抵达马兰基地之前,领导虽然说是重要任务,但领导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任务。 张连芳记得那天,领导把她喊到办公室,交代任务的时候,告诉她这次任务重,时间紧,环境很艰苦,并且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特别重视这次的任务,还有要严格保守秘密,不能通信,也不能和任何人提起。 领导照顾张连芳,安排了一间小房间,让她和正在交往的对象见了一面,但两个年轻人一个不能问,一个不能说,所以只是匆匆点个头,就分开了。 随后,张连芳就和参加任务的飞行员一起驾驶着一架里-2型运输机,飞到了位于新疆罗布泊的马兰基地。 这时候,张连芳才得知国家正紧锣密鼓地研制原子弹,而且距离成功就只有发射这一至关重要的一步了。 参加完动员大会,与张连芳一起参加任务的飞行员在私下里悄声议论,这要是有去无回,就太亏了,我可连孩子都还没有。张连芳却认为,只要能让国家强大,就算舍弃性命,也要完成党交给她的任务。 张连芳的精神不仅激励了一同参加任务的飞行员,还获得了周恩来的称赞,而她则因此成为了基地人员学习的榜样。 很快,张连芳和队友们接到了第一项任务,就是在距离爆炸最近的04号机场进行勘察和试飞,还有就是把相关原子弹爆炸的参与人员和物资运到04机场。 戈壁滩的条件非常艰苦 ,到处是盐碱地,缺水严重,用那里的水洗脸,脸上火烧火燎的痛,正好组织运来一批慰问西瓜,张连英干脆就拿西瓜皮洗脸。 房子也没得住,大家只能睡帐篷。考虑到安全问题,张连英虽然是个女同志,也只能与男人住在一起,只是在帐篷中间挂一床棉被遮挡一下。最麻烦的还是厕所,张连芳为了方便,给自己用席子围了个厕所,可戈壁滩上的风大,常常把她的厕所给吹走了,害得大家一顿猛追。 生活的艰苦在张连芳看来,还可以克服,但工作上的考验才真是让她应接不暇。 一方面罗布泊一带的飞行环境很复杂,简陋的机场连完整的导航设施都不具备,再加上风沙大,所以飞机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降落的时候很容易偏航。 为了能顺利完成任务,张连芳抓紧时间试飞,在不间断的训练了10个月后,她终于能精准地引导飞机完成各项任务,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失误。 同年10月,张连芳开始执行第二个任务,就是在原子弹爆炸后,她和队员驾驶着飞机,迅速冲向了还没消散开的蘑菇云,通过人工采集不同高度的放射性微粒。 最终,张连芳和队员们驾驶着飞机,从蘑菇云的最顶端钻了出来,顺利地完成了交给他们的任务。 这次任务给张连芳身体造成的伤害是肉眼可见的,先是一头浓密的头发全部脱落,健康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好在张连芳一方面配合医院治疗,一方面也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因此她的体能才慢慢得以恢复。 然而就在恢复不久,张连芳又主动请缨,参加了第二次原子弹爆炸,采集空中放射性微粒的任务。 由于是保密任务,因此一直没有公诸于世,而张连芳更是对参加的这两次任务守口如瓶,在那之后,她还多次参加过抗旱救灾,科研试飞等重要任务。 直到1990年,张连芳退休后,相关部门才公开了她参加的那两段不同寻常的任务,大家这才知道她曾是参加和见证祖国强大的飞行英雄。 然而,张连芳却对此很淡然。她说,当时只想着祖国能强大,至于个人的生死,根本没想那么多。 无疑,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张连芳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看得比生命更可贵,而像张连芳这样的英雄,其实新中国建立后,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向张连芳致敬,也向那个年代的英雄们致敬。

0 阅读:110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