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战犯李仙洲获得特赦,周总理为他接风洗尘,这原本是件高兴的事,可李仙洲

底层史观吖 2025-04-15 10:17:40

1960年,战犯李仙洲获得特赦,周总理为他接风洗尘,这原本是件高兴的事,可李仙洲却心事重重,最后他才忍不住说道:“老师,学生还有问题没交代。”谁知周总理听完不仅没生气,还高兴地说他立了大功,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刚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李仙洲就遇到了上级王耀武,可王耀武却黑着脸说:“五万大军三天就被消灭了,就是放五万头猪,解放军三天也抓不完呀!”这话很经典,后来还被引用到了电视剧《亮剑》中,可当时却把李仙洲气哭了。 王耀武说的正是李仙洲在莱芜战役中犯下的错误。 1947年,蒋介石集结30万兵力从南北两条线向山东解放区进行合围。 时任绥靖区副司令的李仙洲是北线作战的指挥官,掌握着三个军的指挥权。 之所以承担大任,是因为李仙洲是国军名将,又对蒋介石非常忠心,因此蒋介石相信他一定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李仙洲起初的表现也确实让蒋介石满意,他率军深入很快就占领了莱芜,对于这个战绩不光蒋介石满意,李仙洲也很得意,他认为解放军也不过如此,于是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李仙洲继续率军深入,准备扩大战果。 然而事实证明李仙洲太过轻率了。 原来,李仙洲之所以打得顺风顺水,是因为解放军故意放水,为的是要把他引入包围圈,然后关门打狗。 果然,李仙洲在莱芜遭到了解放军的伏击,这时他才恍然大悟中了埋伏,可惜为时已晚,他率领的部队只顾得慌乱逃窜,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仅3天就被消灭了5万兵力,被俘和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就有李仙洲。 但李仙洲可不想做俘虏,于是他悄悄换上国军士兵的棉服,又在脸上抹了锅灰,企图在战俘营里蒙混过关。 不得不说,李仙洲伪装得很好,他声称他是给国军部队做饭的伙夫,还真在检查和盘问中骗过了解放军。 由于解放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特别是没有犯下严重罪行的,可以自由选择留下或离开,留下的就加入解放军部队,离开的也会给路费帮助他们回家乡。 于是,李仙洲拿着路费就离开了。 可李仙洲还没走多远,却被解放军追了回来。 原来,营区收留了一个找不着家人的小孩,那天解放军给小孩吃饼干,结果小孩啃着饼干说道:“你们怎么让李司令走了?”这话引起了解放军的高度重视,经过询问才得知,小孩原是李仙洲马夫的干儿子,之前马夫经常带他去司令部,所以他认识李仙洲。 于是,才走到莱芜郊区的李仙洲就被抓回来关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虽然王耀武把山东战场失败的部分原因归结于李仙洲,可李仙洲其实很能打,特别是在抗日战场上,那可是威名赫赫的抗日名将。 1937年抗战爆发,少将军衔的李仙洲率领21师迫不及待投身抗战,由于指挥有方,再加上他总是不顾危险在前沿阵地与士兵共同作战,因此他的队伍最为英勇,在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12次大会战中多次打败日军,而他的名字也因此让日军胆寒。 当然,李仙洲也曾在战场上与死神擦肩而过。 忻口战役时,前线高地指挥作战的李仙洲突然被一颗子弹当胸穿过,当时他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日军以为李仙洲死了,于是发起了疯狂的强攻,结果李仙洲的部下冒着枪林弹雨,硬是将李仙洲从高地上救下来,随后这些士兵为了给李仙洲报仇与日军死战到底,在尸山血海中最终取得了胜利,捷报传出后振奋全国,一时无数好男儿纷纷参军加入到了抗日救亡的队伍中。 幸运的是那颗穿胸而过的子弹并未伤及李仙洲的肺叶,而李仙洲也因抗战负伤,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了蒋介石心中的“福将”。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李仙洲和顽固分子不同,他干活非常积极,他的表现让不少人以为他是被共产党折服了,其实并不是,而是他觉得这是做战俘的本分,真要让他说共产党的好话,他就沉默不语,后来随着思想慢慢感化,真正意识到了共产党的优点后,他才开始发言和写墙报。 那么,被特赦后的李仙洲为何突然要向周总理交代问题呢? 原来,早在黄埔军校时,周总理就是李仙洲的老师,时过境迁,李仙洲没想到周总理不光记得他还对他的生活关心有加,这让他非常感动,于是他将一直深藏于心,就连在功德林都没交代的问题说了出来。 1941年,李仙洲驻兵安徽时看到不少沦陷区的青年因家破人亡四处流浪,他对此非常同情,考虑到这些青年尚不到当兵的年纪,于是他找当地的官员士绅筹钱办了一所包吃包住包学习的私学,消息传出后,吸引了大批沦陷区青年前来读书。 李仙洲之所以要提这件事,并不是为了表功,而是这所学校培养了不少为国民党效力的青年,他认为这是和党争青年,因此很愧疚,才向周总理忏悔。 没想到周总理不仅不生气,还很高兴地说:“你这是立功,为人民做好事。” 周总理的话,让李仙洲放下了心里的负担,同时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不光是得民心,且战士有顽强的意志,还有过人的心胸和气度。 按李仙洲的要求,他被安排到山东省政协秘书处担任专员,而他也为山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1988年病逝,享年88岁。

0 阅读:321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