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关税战会发展为军事冲突最后全面开战吗? 不太可能,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可能。 美国是个超级大国,拥有全球最强的军事力量,不仅在空中和海上有优势,地面力量也是世界第一。 中国,虽然说在军事上越来越强,海军、导弹、无人机这些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但放眼全球,跟美国的军事体系差距依然很大。 美国的军工产业和全球的军事基地网络简直是横扫全球。中国现在虽然强调“反介入/区域拒止”的策略,但整体硬实力、作战经验等方面,依旧有差距。 那么,中美关系的潜在冲突,最可能还是集中在经济领域——打个比方,就是那种先“磨着你”,让你感到疲惫,最后再找准机会“致命一击”的模式。 咱们也知道,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纠缠得深,如果搞大规模军事冲突,无论是谁都会损失惨重。毕竟,全球供应链和市场高度依赖中美,而世界不可能再回到冷战时期,直接分裂成两个阵营。美方如果真的选择全面冲突,几乎意味着自我割席,放弃全球化的利益。 更关键的是,军事冲突意味着资源的耗费、全球化供应链的中断、财政的进一步恶化,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占领”与“击败”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一场技术和战略的较量,甚至是信息战和经济战的继续。而从贸易战、关税战来看,美国更多的是以“切割”和“限制”中国崛起为核心的战略,试图通过全球影响力限制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竞争力,比如高科技、半导体产业等。 而中国则一方面加强自身的“韧性”,一方面把目光放在其他地区的合作上,比如“一带一路”,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增强自己的全球经济影响力。中国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水平,但核心目标更多的是保卫国家安全、实现地区稳定,而不是主动发起全面战争。 所以,冷战后的全球格局中,美国不可能轻易选择和中国开战,而中国也不愿意通过军事手段去破坏自己已取得的经济成就。 两国更多的是通过“磨耗战”,在你推我挡中各自捞取利益,最重要的还是“打消耗战”,通过经济、技术、金融等手段来削弱对方的战略优势。 再说到“致命一击”,这就像两个人在拉锯战中互相磨着,最后一个突然出手。现在美国担心的其实是中国在技术上的飞跃——比如AI、量子技术、5G等领域,如果这方面中国真的超越,美国很可能觉得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会受到威胁。 现在的贸易战、关税战,某种程度上就是美国打压中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手段,换句话说,是一种“先手”式的围堵,目的是让中国发展速度放慢,压住中国的技术升级。但中国并没有因为这些冲突而停步,反而加大了自主研发、技术突破的力度。 其实,未来可能的冲突不是军事上的,而是技术、金融和经济上的博弈。比如,中国对外的资本输出、全球产业链的布局、科技领域的领先一步,都会在未来几年让美国感到威胁。而美国可能继续通过各种制裁、关税、金融工具等手段“堵死”中国的前进道路,反正不想让你有机会超越。 最后,全面战争?按现在的局势看,几乎不可能。因为对于中美来说,战争的成本太高,利益太少,破坏力太大。如果中美战争爆发,绝对不会是你想的那种“兵临城下”的传统战争,而是通过“磨着你、逼退你”的方式,最终在经济和技术的较量中,决定未来的格局。 所以,咱们可以这么看:美国在打经济战、科技战,通过不断加剧竞争来消耗中国,而中国则通过加强自身的实力,走出一条“韧性”的路,继续稳步前进,直到有一天真正赶超。 信源:澎湃新闻-关税战之下,最后全世界会参考中国怎么做、走哪条路-2025-04-13
中美开战,没有人愿意设想,不愿不敢想象。但是,我们无法阻止美国把中国当做假想敌!
【2评论】【1点赞】